百词典

《次韵建王秦府有感》

时间: 2025-05-03 23:34:16

诗句

世间谁不有兴亡,堪叹伊人事最彰。

诗礼未闻传似续,楼台先欲芘淫荒。

自从冠履归泉下,无复轮蹄塞柳行。

富贵由来保勤俭,高危满溢岂能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16

原文展示

次韵建王秦府有感
作者: 史浩 〔宋代〕

世间谁不有兴亡,堪叹伊人事最彰。
诗礼未闻传似续,楼台先欲芘淫荒。
自从冠履归泉下,无复轮蹄塞柳行。
富贵由来保勤俭,高危满溢岂能长。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世界上,谁没有经历过兴衰变迁,令人感叹的是那些人的事迹最为显著。
诗书礼仪未曾传承下去,楼台却早已沉迷于奢华与荒淫。
自从那些穿戴冠履的人归入阴间后,再没有马车穿行于柳树成行的小路上。
富贵本来就应该靠勤俭来维持,过度奢华和富裕又怎能长久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兴亡:指兴起与衰亡。
  • 伊人:指那些人,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或重要人物。
  • 芘淫荒:形容奢侈淫乱,荒废了原有的风雅。
  • 冠履:指头上的帽子和脚上的鞋子,象征地位和身份。
  • 塞柳行:形容马车在人行道上的行驶。

典故解析

  • 冠履归泉:指身居高位的人死去,象征权贵的消亡。
  • 诗礼:指儒家文化中重视的诗歌与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海,号月溪,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以清新自然和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人情世态,反映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反思之际,表现了对当时社会变迁的感慨,尤其对权贵的奢侈与堕落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兴亡事迹的感叹,揭示了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浮沉。开篇以“世间谁不有兴亡”引出主题,表现出一种普遍的感悟,接着转到对当今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人用“诗礼未闻传似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失落,表明了诗人对社会的忧虑。后半部分则通过“冠履归泉下”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暗示一切权势与富贵终究难逃生死的规律,强调了勤俭的可贵。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未来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谁不有兴亡:引入主题,强调历史的普遍性。
  • 堪叹伊人事最彰:人事之显著使人感叹,突出了个人命运的悲剧。
  • 诗礼未闻传似续:文化的断裂,传统的消逝让人痛心。
  • 楼台先欲芘淫荒:社会的堕落与奢靡生活的对比。
  • 自从冠履归泉下:豪门权贵的消亡,历史的无情。
  • 无复轮蹄塞柳行:优雅的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
  • 富贵由来保勤俭:强调勤俭持家的道理。
  • 高危满溢岂能长:警示奢华生活的短暂与危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兴亡”与“伊人事”,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如“盖世权贵”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富贵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勤俭持家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台:象征奢华与堕落。
  • 冠履:象征权势与身份。
  • 轮蹄:象征生活的优雅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间谁不有兴亡”所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命运
    B. 文化的传承
    C. 社会的兴衰

  2. “诗礼未闻传似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传统文化的失落
    C.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3. 诗中的“富贵由来保勤俭”强调了什么?
    A. 奢华的短暂
    B. 勤俭的重要性
    C. 权势的无常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史浩的《次韵建王秦府有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但史浩更关注个人的命运与文化的流失,而杜甫则通过国家的危难,表达对人民的关怀与对未来的愁虑。两者同样具有人文关怀,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史浩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 題磨崖碑 翰林学士何公挽词 会同馆 北门覆舟山道中 古风送南卿 鳗井 风月堂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爪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决胜于千里之外 双人旁的字 名语 成何体面 言大非夸 秣马利兵 情澜 详正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耒字旁的字 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幽囚受辱 包含陨的词语有哪些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