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友失意南归》

时间: 2025-08-13 17:40:34

诗句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7:40:34

原文展示:

送友失意南归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失意朋友的送别之情。诗人描绘了友人从繁华的京洛归乡的情景,身上沾染了尘埃,象征着他在京城的失意与磨难。故乡的青山依旧如昔,而沧江的白发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邻近的荒野中,酒幔已收,古老的屋子上布满苔藓,显得宁静而清幽。诗人强调不需要称呼朋友的名姓,因为在这种情谊中,渔夫和樵夫都是同样的主人和客人,表达了一种平等和自然的友谊。

注释:

  • 京洛:指的是长安和洛阳,古代的两个重要城市。
  • 完璞:指未经雕琢的玉石,寓意友人纯真无瑕的本性。
  • 故国:指的是朋友的故乡。
  • 沧江:指的是江河,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酒幔:酒席的帷幕,表示宴请。
  • 苔茵:苔藓覆盖的地方,形容屋子古老而被时间侵蚀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字子云,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诗人以友人失意归乡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浮沉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关怀与慰问。

诗歌鉴赏:

《送友失意南归》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归乡的情景。开头两句“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以衣袍沾染尘埃象征友人在京城的失意与磨难,突显出友人内心的沉重和归乡的无奈。接下来的“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则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仿佛暗示着世事的变迁与人生的艰辛。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诗人描绘了友人归乡后宁静的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似乎在安抚友人受伤的心灵。最后一句“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种平等和深厚的情谊,表示在这种宁静的乡村生活中,无需虚名,大家都是平等的朋友,体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友人的关切,又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这种情感在读者心中引起深深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衣挥京洛尘:用“衣”来描绘友人的形象,象征他在京城的经历和失意,沾染了世俗的尘埃。
  2. 完璞伴归人:友人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石,表明他虽经历困境,内心依旧纯真。
  3. 故国青山遍:描绘故乡的自然景色,表示友人对故土的思念与依恋。
  4. 沧江白发新:暗示时间的流逝,江水虽新,但友人的忧愁却如白发般沉重。
  5. 邻荒收酒幔:描绘乡村的宁静,酒宴的结束象征着世俗喧嚣的消逝。
  6. 屋古布苔茵:古老的房屋和苔藓,体现出岁月的痕迹。
  7. 不用通名姓: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超越了名姓的束缚。
  8. 渔樵共主宾:强调在自然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完璞”,突显其纯洁无瑕的品质。
  • 对仗:诗中许多句子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如青山、沧江等意象,传达情感与哲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无常。诗人在送别中体现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理解,传达了一种不以名姓论交的纯粹友谊,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洛:象征繁华与失意。
  • 青山:故乡的象征,代表稳定与归属。
  • 沧江: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酒幔: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社交的结束。
  • 苔茵: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的包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京洛”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和洛阳
    B. 南京和洛阳
    C. 长安和洛阳
    D. 杭州和洛阳

  2. 诗中“完璞”代表什么? A. 经过雕刻的玉石
    B. 未经雕琢的玉石
    C. 一块普通的石头
    D. 一件艺术品

  3. 诗人用“渔樵共主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朋友之间的竞争
    B.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谐
    C. 友情的疏远
    D. 对名声的追求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
  • 李白《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但情感更为豪放,表现出对人生的无畏和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顾况研究》

相关查询

铁冶亭师惠示涉江集敬书一律 虫声 题斋壁 与黎幼元卢元明二年丈诗社凤凰台晚眺二首 其二 与黎幼元卢元明二年丈诗社凤凰台晚眺二首 其一 海珠寺 深溪龙潭 南山寺 宝林寺 芙蓉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视甚高 卝字旁的字 来报 走开头的成语 诬谀 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寸步千里 半面之交 自我欣赏 文无定法 木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遁迹方外 饿隶 衒材扬己 心字底的字 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