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50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北雁啼鸣,频繁地向北飞去,清澈的水波在哪里有渡口呢?
经历了风尘的我,看到双鬓渐白,心中怜惜,眼泪在天涯流淌。
故乡的音信或许已无望,而异乡的景物又焕然一新。
我决定抛弃官职,归隐田园,吴地的水草开始吐出春意。
“鸣雁”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唐代诗人多以此描写游子心境。诗中“故里音书应望绝”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与无奈。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生于湖南,擅长写诗,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诗人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正值春回大地,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归隐的向往交织在一起。
《湖南客中春望》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全诗通过对北雁、清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开头的“鸣雁嘹嘹”便以生动的意象引入,唤起读者的共鸣。接着,诗人通过“风尘海内怜双鬓”展现了流离生涯所带来的忧伤与无奈。此句不仅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也传达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在“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中,诗人意识到与故乡的联系已然断绝,而外面的世界却在不断变化,形成鲜明对比,愈加突显了对故乡的怀念。最后一句“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则透露了诗人决心放弃官职,回归自然的渴望,寓意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执念,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鸣雁嘹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期待
“便抛印绶从归隐”中的“印绶”指的是什么?
A. 财物
B. 官职
C. 朋友
诗人对故乡的音信感到怎样的情绪?
A. 希望
B. 绝望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