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重山》

时间: 2025-05-02 20:27:56

诗句

归梦凄迷夜夜真。

昔时歌哭处,阒无人。

茫茫劫火散青磷。

城何在,一片烧新痕。

谁与话悲辛。

南天留一柱,吊斜曛。

江山轻易委胡尘。

芳草发,莫更问王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7:56

原文展示:

小重山
归梦凄迷夜夜真。昔时歌哭处,阒无人。
茫茫劫火散青磷。城何在,一片烧新痕。
谁与话悲辛。南天留一柱,吊斜曛。
江山轻易委胡尘。芳草发,莫更问王孙。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归来的思绪总是凄迷难辨,夜夜如此。曾经歌声和哭泣交织的地方,如今已经寂静无人。
漫天的劫难似乎已经散去,唯留青磷般的光辉。城池何在,只剩下一片新烧的痕迹。
谁能与我倾诉这份悲伤和苦涩?南天留下一根柱子,悬挂在斜阳下。
江山轻易地被胡人的尘埃所掩埋。芳草已经生长,何必再问那位王孙的去处。

注释:

  • 归梦:指梦境中的回归,带有迷惘感。
  • 阒无人:形容四周寂静,没有人。
  • 茫茫劫火:指大火或灾难的无边无际。
  • 青磷:古时称青色的磷火,象征幽暗或无常的东西。
  • 南天留一柱:南天指南方的天空,留一柱可能象征支撑的意象。
  • 王孙:指王公贵族的子孙,常用以指代有地位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荫龙(1870-1924),字兆麟,号荫龙,晚号醉庐,江苏人。近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其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色,常用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小重山》作于历史动荡时期,朱荫龙目睹国家沦陷与家园破碎,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家园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小重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作品,朱荫龙以怀旧的笔调描绘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现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和对当下的无奈与悲伤。诗的开头“归梦凄迷夜夜真”,表达了梦境的真实感和凄凉感,暗示着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迷惘与追忆。接着提到“昔时歌哭处,阒无人”,描绘了一幅曾经热闹的场景,如今却变得冷清,展现出历史的变迁。

在“茫茫劫火散青磷”中,劫难的象征与青磷的意象交织,突显出大火与劫难带来的无常与痛苦。接着“城何在,一片烧新痕”表现出城市的破败与历史的痕迹,诗人对故土的思念愈显沉重。“谁与话悲辛”则是对倾诉对象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情感。

最后几句“江山轻易委胡尘,芳草发,莫更问王孙”则将视角放大,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历史感,深刻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梦凄迷夜夜真:诗人每晚都在梦中回归,梦境模糊而凄凉,充满真实感。
  2. 昔时歌哭处,阒无人:曾经歌声和哭泣交织的地方,如今已是寂静的无人与世隔绝。
  3. 茫茫劫火散青磷:浩劫之火散去后,留存的仅是如青磷般的微光,象征着往昔的无常。
  4. 城何在,一片烧新痕: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只留下被烧毁的痕迹,令人感叹。
  5. 谁与话悲辛:表达了孤独与无助,渴望有一个人可以倾诉自己的悲伤与辛酸。
  6. 南天留一柱,吊斜曛:南方天空中仅剩的一根柱子,似乎在默默承载着历史的重负。
  7. 江山轻易委胡尘:江山轻易地被外族的尘埃所掩埋,表达对国家沦陷的惋惜。
  8. 芳草发,莫更问王孙:芳草生长,已无必要再去询问当年显赫的王孙,表现出对过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比作归来的旅程,表达内心的迷惘。
  • 对仗:如“歌哭处,阒无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南天留柱,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家国沦陷的忧虑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深刻揭示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乡与追忆。
  • 歌哭:代表过去的欢乐与悲伤交织。
  • 劫火:象征战争与灾难的无情。
  • 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同时也隐含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梦”是什么意思?

    • A. 回归故乡
    • B. 梦中的归宿
    • C. 迷失的思绪
    • D. 甜美的梦境
  2. “阒无人”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人声鼎沸
    • B. 冷清寂静
    • C. 热闹非凡
    • D. 繁华似锦
  3. 诗中提到的“江山轻易委胡尘”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国家沦陷的惋惜
    • C. 对家园的思念
    • D. 对历史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求,体现了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朱荫龙的《小重山》,并体会其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与历史思考。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卜算子 其一 卜算子 戊子清明祭扫 卜算子 寄语 卜算子 己亥元日 卜算子·风雨满空霏 卜算子 卜算子 其三 卜算子·秋晚过公园路 卜算子 丙子重阳游吴下,于馀杭章夫人宅见庭前小梅忽放数花。夫人为置酒,命以小词纪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自崖而反 来辰 肥鱼大肉 迁风 寅想 提土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烧香礼拜 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朽栈 老阿妈 坐树无言 借身报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