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23
原文展示:
暧暧高楼暮,华烛帐前明。 罗帏雀钗影,宝瑟凤雏声。 夜花枝上发,新月雾中生。 谁念当窗牖,相望外盈盈。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暮色中,高楼上华丽的烛光照亮了帐前。 罗帏中映出雀钗的影子,宝瑟奏出凤凰雏鸟般的声响。 夜晚的花朵在枝头绽放,新月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谁会在窗边思念,与窗外的人盈盈相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写诗,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这首《咏娼妇诗》可能是何逊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娼妇生活的一种描绘和感慨。
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文化多元,诗歌创作活跃。何逊的这首诗可能是在观察娼妇生活后,对其境遇的一种同情和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娼妇的生活场景,华烛、罗帏、宝瑟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既奢华又孤寂的氛围。诗中的“夜花枝上发,新月雾中生”一句,以自然景物喻人,表达了娼妇内心的寂寞与期待。结尾的“谁念当窗牖,相望外盈盈”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何逊对娼妇这一特殊群体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娼妇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其境遇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共同构成了对娼妇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华烛”象征着什么? A. 奢华和光明 B. 幽静和神秘 C. 音乐和艺术 D. 希望和新生
诗中的“宝瑟凤雏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诗的结尾“谁念当窗牖,相望外盈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和渴望 B. 奢华和光明 C. 幽静和神秘 D. 音乐和艺术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