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河传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12:53:40

诗句

风转,帆卷,日西斜。

人在天涯忆家。

疏疏柳丝攒暮鸦,红些,练波明断霞。

休傍栏干船去泊,心绪恶,何况腰如削。

酒才醒,愁又生。

谁听,琵琶不宜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53:40

原文展示:

风转,帆卷,日西斜。
人在天涯忆家。
疏疏柳丝攒暮鸦,
红些,练波明断霞。
休傍栏干船去泊,
心绪恶,何况腰如削。
酒才醒,愁又生。
谁听,琵琶不宜停。

白话文翻译:

微风轻拂,帆布卷起,夕阳西下。
我在天涯海角思念着家乡。
稀疏的柳丝聚集着傍晚归来的乌鸦,
红霞映照,波光明亮,划破了天边的晚霞。
不要停靠在栏杆边,船只停泊,
心情糟糕,更何况身体倦弱如削。
刚醒酒,愁绪又再涌上心头。
谁来倾听,琵琶声不应当停息。

注释:

  • 风转:指风向变换,象征环境的变化。
  • 帆卷:指船帆被风吹起,暗含旅途的开始。
  • 日西斜:夕阳西下,代表时间流逝。
  • 人在天涯忆家:身处异乡,思念故乡。
  • 疏疏柳丝攒暮鸦:稀疏的柳丝上聚集了傍晚归巢的乌鸦,表现了寂寞的意境。
  • 红些:形容晚霞的色彩。
  • 练波明断霞:波光闪亮,与晚霞形成鲜明对比。
  • 休傍栏干船去泊:不要停在船边,暗示心情的不安与逃避。
  • 心绪恶:心情不好,烦躁。
  • 何况腰如削:身体虚弱,感到无力。
  • 酒才醒,愁又生:刚醒酒就又感到愁苦。
  • 谁听,琵琶不宜停:即便无人倾听,琵琶的声音也不应中断,表现了内心的苦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鸿祚(1640年-1705年),字子美,号寄庐,清代诗人,少有名声,尤以词作见长。因其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使得其诗词多表现出离愁别绪、故乡思念的主题。

创作背景:

《河传二首 其二》创作于项鸿祚游历他乡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旅途中孤独的心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河传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细腻描绘的古诗,诗人利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几句通过风、帆、夕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旅途的氛围,随即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在辽阔天地间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疏疏柳丝攒暮鸦”一句,通过柳丝和归鸦的意象,传达了孤独与归属感的缺失,展现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和惆怅。而“红些,练波明断霞”则用色彩的鲜明对比,暗示了尽管眼前的景色美丽,但内心的愁苦却难以驱散。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内心的挣扎,特别是“酒才醒,愁又生”一句,展现了酒后的清醒与随之而来的忧愁,形成一种循环的悲哀。结尾处提到琵琶声的停顿,暗示着内心情感的无处倾诉,与对生活的无奈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转,帆卷,日西斜:描写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游子在路途中。
  2. 人在天涯忆家:游子身处他乡,思念故乡,情感上升。
  3. 疏疏柳丝攒暮鸦:描绘傍晚的景象,柳丝与乌鸦象征孤独。
  4. 红些,练波明断霞:通过色彩对比,反映内心的矛盾情感。
  5. 休傍栏干船去泊: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6. 心绪恶,何况腰如削:身体的虚弱与心情的低落交织。
  7. 酒才醒,愁又生:反映了酒后清醒与愁苦的循环。
  8. 谁听,琵琶不宜停:即便无人倾听,情感仍需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丝与乌鸦比作孤独的象征,增强意境。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拟人:将琵琶拟人化,表现情感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情感真实而深沉,揭示了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苦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丝:象征柔情与思念,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
  • 暮鸦:代表归心似箭的游子,带有孤独感。
  • 红霞:象征美好,但也是短暂的,暗示人生无常。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表达内心的苦闷与诉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西斜”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2. “心绪恶,何况腰如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a) 快乐
    b) 痛苦
    c) 冷静
    d) 兴奋

  3. 诗中的“琵琶”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祝愿
    b) 生活的乐趣
    c) 情感的表达
    d) 旅行的快乐

答案:

  1. c) 傍晚
  2. b) 痛苦
  3. c) 情感的表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深切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项鸿祚的作品: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但杜甫的作品更具社会背景,而项鸿祚则更注重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中示梅山弟二首 次韵张君寿来见二首 登慈云阁偶成三首 次韵张君寿来见二首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教学退作二首 挽孙处士 赞王来山爱竹祠前枯竹再生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复越悟本寺主僧文蔚惠丹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取诸宫中 豫剧 得意洋洋 形影相亲 两点水的字 恶衣薄食 包含移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交际舞 一手包办 简而言之 一顾千金 马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面从后言 一字旁的字 包含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