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55
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入耳韵偏清。枨触闲愁梦不成。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
在万里长空中,云彩如织。天边偶尔传来一声雁鸣。我想问问新秋是否已经来临,声声雁鸣,不管那些离别的人,还是别去听它。耳中传来的音韵偏偏清脆。触动了我满腹的闲愁,梦却再也无法成真。我也在天涯流浪,与他人一样,漂泊不定。不知道我已经走过江南的多少地方。
作者介绍: 叶翰仙,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诗歌写于秋天,诗人正处于旅途之中,受到自然景色和雁鸣的触动,表达了对离别的思索与感慨。
《南乡子·闻雁》是叶翰仙一首抒情的词作,表达了在旅途中对秋天和离别的感怀。开头“万里织罗云”不仅描绘了辽阔的天空,还暗示了时光的无尽和记忆的缥缈。接着,“断续天边一雁鸣”更是引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这里雁鸣成为了秋天的信使,也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离愁的反思。
诗中对“新秋”的提问,透露出一种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雁鸣声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成为了诗人心中愁绪的催化剂。“不管离人不要听”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自我劝解,表达出一种孤独和对离别情绪的无奈。后面的“入耳韵偏清”描绘了声音的清脆,但这清脆的声音却无法让他忘却心中的愁苦。
整首词在描写中透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漂泊,最后一句“已过江南第几程”更是将旅途与离愁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流浪感。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孤独、流浪与季节变迁,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织罗云”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诗人对“新秋”的提问意味着什么?
“不管离人不要听”中的“离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