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5:24
肠断龙沙信不通,梦中长恒醒时空。
夜来忽得揄关报,知忆传闻是梦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心中惆怅的情感:因思念而心痛,消息不通,仿佛身处龙沙之地,心中难以平静。梦中却似乎能够重温旧情,然而醒来后却发现一切只是梦幻。夜里忽然得知远方的消息,心中对往事的回忆,却又是梦境中的虚幻。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对历史、政治有深刻的见解,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此诗创作于诗人流亡或与亲友分离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惆怅。社会动荡不安的元末时期,诗人身处困境,情感愈发敏感。
《塞姑 其二》是一首包含深切思念的诗作,诗人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句“肠断龙沙信不通”以极为直白的语言描绘了思念的痛苦,表明诗人身处遥远之地,无法与亲人沟通的失落感。接下来的“梦中长恒醒时空”则揭示了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梦中虽有长久的美好回忆,但醒来时却是空无一物,令人倍感失落。
“夜来忽得揄关报”,突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期待。然而,最后一句“知忆传闻是梦中”又将一切美好的期望化为泡影,揭示了他所得知的消息只是传说般的虚幻。这种梦与现实的交替,使得诗的情感愈加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亲情的强烈渴望。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展现了刘基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感知。
整首诗通过对梦与现实的深刻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动荡社会中的孤独感。
《塞姑 其二》的作者是谁?
诗中“肠断”一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龙沙”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