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7:13
舟晚 作者: 林家桂 〔清代〕
林塘寒澈晚风清,
叶叶帆圆客舸轻。
沿岸人家团竹暗,
傍岩渔火隔烟明。
江沈夜气山无影,
棹破波纹月有声。
拟向骊珠台上过,
凌晨小立听龙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清爽的傍晚,湖面上风平浪静,帆船轻盈地行驶着。岸边的村庄在竹林中显得幽暗,靠近岩石的渔火在烟雾中闪烁着光明。夜晚的江面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山影消失不见,波浪轻轻拍打着船桨,伴随着月光传来的声音。诗人想要在骊珠台上停留,清晨时分静静地聆听龙的鸣叫。
作者介绍: 林家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以清新婉约著称,专注于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创作背景: 《舟晚》创作于诗人游览水乡时,描绘了傍晚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舟晚》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情感。开篇以“林塘寒澈晚风清”引入,清风拂面,既描绘了傍晚的气候,又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叶叶帆圆客舸轻”描绘了船只在湖面上轻盈地航行,反映了水乡的恬静与安逸。
诗中对岸边人家与渔火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神秘与温馨。尤其是“傍岩渔火隔烟明”一句,渔火在烟雾中闪烁,似乎给黑暗的夜晚带来了一丝希望与温暖。后半部分“江沈夜气山无影”则展现了夜晚的深邃与静谧,诗人通过对水波与月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两句“拟向骊珠台上过,凌晨小立听龙鸣”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骊珠台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希望在晨曦中静静聆听自然的声音,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林塘寒澈晚风清”中“寒澈”指的是什么?
“傍岩渔火隔烟明”中“渔火”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要去哪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林家桂的《舟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林家桂更注重夜晚的宁静与人文气息,而王维则强调山水的和谐美。两首诗在意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和人生哲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