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友人过华藏庵》

时间: 2025-05-07 08:52:28

诗句

长夏萧疏倦倚楼,相将兰若慰沈浮。

午钟敲醒十年梦,溪水流残半世愁。

塔影斜侵竹院冷,茶烟不断白云流。

徘徊竟日风尘外,话到无生意未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28

原文展示:

长夏萧疏倦倚楼,相将兰若慰沈浮。
午钟敲醒十年梦,溪水流残半世愁。
塔影斜侵竹院冷,茶烟不断白云流。
徘徊竟日风尘外,话到无生意未休。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夏季,我倦怠地倚靠在楼上,与你一同前往兰若寺,舒缓心头的浮躁。
中午的钟声敲响,唤醒了我十年的梦,溪水潺潺流淌,带走了我半生的愁苦。
塔影斜斜地投射进竹院,显得格外寒冷,茶烟缭绕不断,仿佛与白云一起漂浮。
我在风尘之外徘徊了一整天,聊到无生的事情,我的谈话却仍然没有停止。

注释:

  • 兰若:指佛教寺庙或隐居之所。
  • 午钟:中午时分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塔影:指寺庙的塔影,暗示时间和空间的交错。
  • 茶烟:茶的蒸汽,象征闲适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 无生意:指无关紧要或人生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恒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恒懋与友人游览华藏庵时,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诗人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宁静与友人的陪伴,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思。开头两句“长夏萧疏倦倚楼,相将兰若慰沈浮”,通过对夏日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倦怠的心情,暗示了生活的单调和浮躁。而兰若寺作为避世之所,成为了心灵的慰藉之地,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午钟敲醒十年梦,溪水流残半世愁”,则通过“午钟”与“溪水”的对比,展示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午钟的敲响如同一声警钟,唤醒了长久以来的迷梦;而溪水缓缓流淌,带走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似乎在提醒他珍惜当下。

“塔影斜侵竹院冷,茶烟不断白云流”两句,通过塔影与茶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最后两句“徘徊竟日风尘外,话到无生意未休”,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谈论的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但这种轻松的交流恰恰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夏萧疏倦倚楼:描绘了漫长的夏天,诗人倦怠地倚靠在楼上,表现出一种疲惫与无聊。
  2. 相将兰若慰沈浮:与友人一起前往兰若寺,以此来安抚浮躁的心情。
  3. 午钟敲醒十年梦:中午的钟声唤醒了诗人长达十年的迷梦,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觉醒。
  4. 溪水流残半世愁:溪水流淌,带走了诗人半生的忧愁,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
  5. 塔影斜侵竹院冷:塔的影子斜斜地投射进竹院,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象征着孤独与静谧。
  6. 茶烟不断白云流:茶烟缭绕,似乎与白云一起漂浮,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状态。
  7. 徘徊竟日风尘外:整日徘徊在尘世之外,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淡漠。
  8. 话到无生意未休:尽管谈及无关紧要的事情,但这种交谈却没有停止,反映出友谊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午钟”比作时间的警钟,将“溪水”比作流逝的岁月。
  • 拟人:茶烟与白云的描绘,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浮躁生活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若:象征隐逸与宁静。
  • 午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觉醒。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淌与忧愁的消散。
  • 塔影:象征孤独与静谧。
  • 茶烟:象征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兰若”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佛教寺庙
    • C. 一种茶
    • D. 一种山
  2. “午钟敲醒十年梦”中的“午钟”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谊
    • D. 宁静
  3. 诗人通过“溪水流残半世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珍惜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C. 对友谊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佛教寺庙
  2. B. 时间的流逝
  3.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隐逸与自然的宁静,但更注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 杜甫《春望》:则在社会背景下探讨人生与历史的无常,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高恒懋的《同友人过华藏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觉衰 构法华寺西亭 与崔策登西山 箕子碑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笼鹰词 夏初雨后寻愚溪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骤不及防 富贵骄人 苏裱 失张失智 兴致勃发 良谨 倜傥不羁 周班 矢字旁的字 包含徒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苏气 玄字旁的字 林凤祥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