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10:23
谒金门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春索寞。楼上晚来风恶。
午醉初醒罗袖薄。
护寒添翠幕。愁里花时过却。
闲处泪珠偷落。
憔悴只羞人问著。
镜中还自觉。
春天的寂寞让我感到无聊,楼上的晚风冷酷无情。
午间微醺刚刚醒来,薄薄的衣袖让人感到寒冷。
为了抵御寒意,我加了翠绿的帷幕。
愁苦的时候,花期已经过去。
在闲暇的时光里,泪珠悄然滑落。
憔悴的我只让人见了羞愧,不愿被人询问。
在镜子里,我依旧感到自己苍白消瘦。
作者介绍:袁去华,字景纯,号白云,宋代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一首《谒金门》写于春日,表现了作者在春天的孤寂和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的孤独与脆弱。
《谒金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表达了作者在春日时节的孤寂和愁苦。开篇“春索寞”便直入主题,春天本应是繁花似锦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令人感到无尽的寂寞。这种情感通过“楼上晚来风恶”的描写得以深化,冷风的侵袭不仅是自然界的表现,更是内心孤寂的写照。
接下来的“午醉初醒罗袖薄”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状态的自省,微醺的状态加上薄衣的寒意,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紧接着“护寒添翠幕”,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愁里花时过却”一句,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错过了花期的惋惜,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因心情的阴霾而无法欣赏。接下来的“闲处泪珠偷落”则在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仿佛泪水在不经意间流下,表现了情感的压抑与无奈。
最后两句“憔悴只羞人问著,镜中还自觉”更是将诗人内心的脆弱和自卑展现得淋漓尽致,憔悴的形象以及对他人目光的敏感,描绘了一幅孤独者的心理画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与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索寞”是指什么?
A. 春天的繁华
B. 春天的孤寂
C. 春天的温暖
D. 春天的花开
“午醉初醒罗袖薄”中的“罗袖”指的是什么?
A. 厚重的外衣
B. 薄薄的衣袖
C. 仅仅的围巾
D. 细腻的手套
诗中提到的“愁里花时过却”意在表达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美好事物的错过
C. 对花的喜爱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去华的《谒金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但李清照的词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而袁去华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寂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