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5:07
斗婵娟(春感)
作者: 张炎 〔宋代〕
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
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
晕宿酒双蛾淡扫。罗襦飘带腰围小。
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
谁解先到。心绪乱若晴丝,
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
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
便白发如今纵少。情怀不似前时好。
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背花一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内心的感慨。诗人回到了旧时的池塘,燕子在花间飞舞,柳树掩映着水边的春景,仿佛在镜子里窥视清晨的美好。酒醉后,微微的妆容被淡淡擦拭,轻盈的衣裙随腰身飘动。尽兴而归,却暗自约定明天去斗草。谁能先到呢?内心的烦恼就像晴天的丝线那般乱。曾经游玩的地方,落花纷飞,依然留恋着残照。最近心中的烦事渐渐少了,却仍被黄莺的叫声所困扰。尽管白发如今已经不多,情感的滋味却不如往昔那般美好。无奈之下,只能在东风外徘徊,愁苦至极仍然惊醒,面向花朵微笑。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子华,号百川,宋代词人,尤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春天、爱情和人生的感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斗婵娟(春感)》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斗婵娟(春感)》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身的感怀。开篇便以“旧家池沼”的景象引入,唤起了读者对往事的回忆。燕子在寻芳的地方频绕,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活力和美好。
在诗中,诗人通过“晕宿酒双蛾淡扫”描绘了自己在春日里饮酒作乐后的轻松状态。接下来的“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则体现了对明天的期待与年轻的快乐,同时也隐含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眷恋。
然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逐渐显露,“心绪乱若晴丝”,这里用晴天的丝线比喻内心的纷乱,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迷茫。最后几句“愁极还醒,背花一笑”更是将愁苦和乐观结合,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交织着美好与忧愁,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雅而富有韵味,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心绪乱若晴丝”)、拟人(“晴丝”)、对仗(“罗襦飘带,腰围小”)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和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在春日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折射出一种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斗草”是一种什么活动?
诗人用“心绪乱若晴丝”形容什么?
诗中“白发如今纵少”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