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扫花游 谢敬之同年约今秋揽浣花草堂之胜,沮乱不来,寄此调之》

时间: 2025-05-02 14:10:09

诗句

两边梦别,似乱叶纷飞,被风吹堕。

绣裙试么。

怕檀郎影瘦,瘦还如我。

忖煖量寒,那得心头放过。

尽摊破。

听纱唱浣溪,谁与相和。

归信秋准可。

怎软语诓人,又占花朵。

翠楼久坐。

望孤帆远影,是他真个。

谢客吟秋,竟息山居未妥。

压衾卧。

战窗蕉、雨声声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0:09

原文展示:

扫花游
谢敬之同年约今秋揽浣花草堂之胜,沮乱不来,寄此调之
——邓潜

两边梦别,似乱叶纷飞,被风吹堕。
绣裙试么。怕檀郎影瘦,瘦还如我。
忖煖量寒,那得心头放过。尽摊破。
听纱唱浣溪,谁与相和。
归信秋准可。怎软语诓人,又占花朵。
翠楼久坐。望孤帆远影,是他真个。
谢客吟秋,竟息山居未妥。
压衾卧。战窗蕉雨声声大。

白话文翻译:

梦中的别离,仿佛是纷飞的落叶,被风吹散。
我试着穿上绣裙,但害怕看到檀郎的身影太瘦,
他和我一样瘦弱。
我试着衡量温暖和寒冷,心中怎么能放下呢?
一切都被摊开。
听着那纱窗外的浣溪歌声,谁能与我相和呢?
归来时秋天是美好的,
但为何软言细语也能欺骗我,还占有花朵呢?
我在翠楼长久地坐着,
望着远方孤帆的影子,真的就是他吗?
谢客吟唱着秋天,却不再适应这山居生活。
我压着被子躺卧,听窗外蕉雨声声如响。

注释:

  • 梦别:梦中离别,指的是梦境中的分离。
  • 绣裙:指精美的裙子,展现女性的优雅。
  • 檀郎:指爱人,可能是一种亲切的称呼。
  • 忖煖量寒:衡量温暖与寒冷,表达内心的矛盾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潜,近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天,作者与友人约定在浣花草堂游玩,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心中难免感到失落。

诗歌鉴赏:

《扫花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思念。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开头以“梦别”引入,既暗示了现实的失落,也为后文的情感埋下伏笔。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爱情、友情的渴望与对自然的依恋,尤其在“翠楼久坐”中,作者的孤独与思念愈发明显。最后,蕉雨声声更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在流畅的韵律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梦中的分离感觉如同落叶纷飞,表现心情的惆怅。
    • 第二句:试穿绣裙,隐喻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期待。
    • 第三句:忧虑自己与爱人的状态,既有自我反思,也有对爱情的思念。
    • 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衬托出心中复杂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梦别比作乱叶飞舞,生动形象。
    • 拟人:蕉雨声声如响,赋予自然以生命。
  • 主题思想:诗中表现了对友情与爱情的思索,透过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意象分析:

  • 梦别:象征失去与遗憾。
  • 绣裙:代表美好与期待。
  • 孤帆:象征孤独与思念。
  • 蕉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檀郎”指谁? A. 朋友
    B. 爱人
    C. 家人
    答案:B

  2. 诗中“翠楼久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3. “听纱唱浣溪”中“浣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处风景
    C. 一首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扫花游》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描写。两者在表达思念的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却各自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解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舟中咏落景馀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溪泛舟诗也因以其句为韵赋诗十首 其一 秋思 过东邻归小憩 送三兄赴奏邸 醉卧松下短歌 示客 秋兴 初寒 寄子布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民不堪命 城市病 黑洞洞 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搬口弄唇 会者不忙 目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虎字头的字 沽名干誉 魂梦为劳 旁击 金字旁的字 小水不容大舟 家传人诵 拘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