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扫花游 久不得颐盦书,岁暮寄怀》

时间: 2025-05-02 19:34:27

诗句

倚楼怨别,甚送暝关河,去鸿都杳。

暮寒更峭。

怕吴霜短鬓,冷笳催老。

闷掩空尊,岁事镫前换了。

乱云绕。

便重折瘦梅,还为春恼。

幽径浑懒扫。

记旧盏花阴,暗迷啼鸟。

魫窗怨晓。

算孀娥解意,旅愁分照。

泪入冰天,涴却秋蛇冻草。

梦醒早渺。

蓬山甚时重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4:27

原文展示

倚楼怨别,甚送暝关河,去鸿都杳。
暮寒更峭。怕吴霜短鬓,冷笳催老。
闷掩空尊,岁事镫前换了。
乱云绕。便重折瘦梅,还为春恼。

幽径浑懒扫。记旧盏花阴,暗迷啼鸟。
魫窗怨晓。算孀娥解意,旅愁分照。
泪入冰天,涴却秋蛇冻草。
梦醒早渺。蓬山甚时重到。

白话文翻译

我倚在楼上怨恨离别,送走了黄昏,河水渐渐模糊,鸿雁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暮冬寒气更为刺骨,怕是吴地的霜寒使我鬓发斑白,冷笳声催促着我老去。
郁闷中我把空酒杯掩盖,往年的事已在灯前改变了。
乱云在空中缭绕,我再次折下瘦梅,以此惹得春天的恼怒。

幽静的小径我懒得打扫,记得旧时的花影下,朦胧中迷住了啼鸟。
窗外对着清晨的怨恨,想那嫦娥是否解我心意,旅途的愁苦分外显现。
泪水化作冰雪,浸染了秋蛇和冻草。
梦醒得太早,蓬莱山究竟何时再到?

注释

  • 倚楼:依靠在楼上,表示孤独的心情。
  • 怨别:怨恨离别,表达对离愁的深切感受。
  • 晦关河:黄昏时分,河水似乎变得模糊不清。
  • 吴霜:指吴地的寒霜,象征着寒冷和衰老。
  • 冷笳:寒冷的音乐,象征着孤寂和愁苦。
  • 岁事:岁月的事情,暗指年华流逝。
  • 瘦梅:指梅花凋零,寓意对春天的渴望与担忧。
  • 幽径:幽静的小路,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沉寂。
  • 孀娥:嫦娥,月中仙女,象征着思念与渴望。
  • 泪入冰天:泪水化作冰,象征着悲伤的冷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清代诗人,生于1717年,卒于1776年。出自江南名门,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尤其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扫花游 久不得颐盦书,岁暮寄怀》创作于清代,正值岁暮,诗人因离别而感到愁苦,表达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诗中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渴望,体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怨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即以“倚楼怨别”引出主题,生动描绘了离愁别绪。诗人倚靠在楼上,感受着黄昏的来临,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寒冬的刺骨和岁月的无情,进一步加深了对老去的惧怕和对青春的怀念。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提及“瘦梅”,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同时又带有一丝忧愁,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后面几句中,诗人又转向自我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描绘“幽径”和“旧盏花阴”,展现了诗人对旧时光的依恋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离别的惆怅,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在岁暮时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倚楼怨别: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怨恨,设置情绪基调。
  2. 甚送暝关河: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3. 去鸿都杳:鸿雁的归途渺茫,象征远方的朋友难觅。
  4. 暮寒更峭:强调寒冷的加剧,暗示心境的愈发沉重。
  5. 怕吴霜短鬓:表达对衰老的恐惧。
  6. 冷笳催老:冷笳声催促着老去,传达孤独感。
  7. 闷掩空尊:郁闷中掩盖空酒杯,表达内心的失落。
  8. 岁事镫前换了:岁月在灯前变换,暗示时间流逝。
  9. 乱云绕:描绘混乱的云彩,象征心绪的纷乱。
  10. 便重折瘦梅:重折瘦梅,暗示对春天的渴望与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瘦梅”暗指诗人对春天的渴望。
  • 拟人:将“冷笳”赋予了催老的能力,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泪入冰天,涴却秋蛇冻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流逝及对春天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独的象征,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 鸿雁:象征着远方的朋友和思念。
  • 瘦梅:春天的象征,同时也带有凋零的忧伤。
  • 幽径:象征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 泪水:悲伤的象征,表现内心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自然景物
    • C. 战争与和平
  2. 诗中提到的“瘦梅”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希望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繁荣
  3. “倚楼怨别”中“倚楼”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孤独与惆怅
    • C. 忙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但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温婉;而郭则沄的诗则更为沉重,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郭则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九日怀周仲材 送邢大声宏音二首 其二 题中团寺柱 送刘克昌文显二首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戏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兰一盆并颂之三首 次韵欧阳伯威因书见寄 寄韩仲止主簿 奉赠子冉议郎老兄 呈杨谨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奬励 单人旁的字 另请高明 计辟 稳实 疾风暴雨 鬼字旁的字 证据确凿 数往知来 坠逸 笃志好学 攴字旁的字 善罢干休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