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15:50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海面和通往瑶台的路,诗人思绪万千,想与心上人双双飞去。当年轻轻分别的恋人,山水遥远,不知何处相见。绮丽的席子上落满了尘埃,香闺里雾气弥漫,红色的信笺上写着小字,究竟寄给谁呢?高楼望去,夕阳将沉,梧桐树上的叶子被细雨轻轻拍打,发出沙沙的声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诗人、词人,曾任宰相。其词风典雅、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踏莎行·碧海无波》创作于宋代,正值晏殊仕途得意、生活安逸之时。此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多在诗词中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生活。
《踏莎行·碧海无波》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惆怅的词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开篇以“碧海无波”的宁静画面引入,表面平静却暗藏情感涌动,接着提到“瑶台有路”,折射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接下来的“思量便合双飞去”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相伴的渴望。
词中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则极具画面感,夕阳西下时,诗人独自高楼望去,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思念。雨打梧桐,声声入耳,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言辞优美、情感真挚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反映了在宁静与孤独中对理想情感的追求,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海无波”意指什么?
A. 海面波涛汹涌
B. 海面平静无波
C. 海面阳光明媚
“红笺小字凭谁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信件的期待
B. 对爱情的无奈与迷茫
C. 对朋友的思念
诗中“高楼目尽欲黄昏”传达了什么意境?
A. 白天的热闹
B. 暮色中的孤独与思念
C. 夕阳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