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1:49
虎丘山上塔层层,
静夜分明见佛灯。
约伴烧香寺中去,
自将钗钏施山僧。
在虎丘山上,层层叠叠的佛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宁静的夜晚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佛灯的光辉。我约上朋友一起去寺庙烧香,打算把自己的钗钏送给山中的僧人。
虎丘山因其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被视为风水宝地。佛灯象征着信仰的光明,烧香是对佛祖的敬仰与祈祷。此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景和施舍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僧人的尊重。
杨维桢(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字子长,号山僧,晚号云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佛教、生活为题材,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该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佛教文化仍然在民间广为传播。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宗教活动,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苏台竹枝词》在平淡中见真情,诗人通过对虎丘山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层层叠叠的塔和清晰可见的佛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约伴烧香的情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谊,诗人在此处不仅仅是为了祈福,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的态度。通过施舍钗钏这一细节,诗人传达了对僧人以及佛教信仰的尊重和奉献精神,反映了一个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追求。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虎丘山”位于哪个省?
填空题:诗人约伴“烧香寺中去”,是为了_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钗钏”是指男性的装饰品。(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