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时间: 2025-05-02 12:31:49

诗句

虎丘山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约伴烧香寺中去,自将钗钏施山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1:49

原文展示:

虎丘山上塔层层,
静夜分明见佛灯。
约伴烧香寺中去,
自将钗钏施山僧。

白话文翻译:

在虎丘山上,层层叠叠的佛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宁静的夜晚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佛灯的光辉。我约上朋友一起去寺庙烧香,打算把自己的钗钏送给山中的僧人。

注释:

  • 虎丘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古塔和佛教文化闻名。
  • 塔层层:指的是佛塔重重叠叠,形象生动。
  • 佛灯:寺庙中的灯,象征着佛教的光明与智慧。
  • 约伴:约请朋友同行。
  • 烧香:在寺庙中上香、祈福的传统习俗。
  • 钗钏:指女性的装饰品,钗是发饰,钏是手镯。
  • :给予、赠送。

典故解析:

虎丘山因其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被视为风水宝地。佛灯象征着信仰的光明,烧香是对佛祖的敬仰与祈祷。此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景和施舍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僧人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字子长,号山僧,晚号云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佛教、生活为题材,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佛教文化仍然在民间广为传播。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宗教活动,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苏台竹枝词》在平淡中见真情,诗人通过对虎丘山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层层叠叠的塔和清晰可见的佛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约伴烧香的情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谊,诗人在此处不仅仅是为了祈福,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的态度。通过施舍钗钏这一细节,诗人传达了对僧人以及佛教信仰的尊重和奉献精神,反映了一个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丘山上塔层层:描绘了虎丘山上佛塔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宏伟与庄严的感觉。
  • 静夜分明见佛灯:在宁静的夜晚,佛灯的光辉格外明亮,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约伴烧香寺中去: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去寺庙烧香的情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 自将钗钏施山僧:自愿将装饰品送给僧人,表现了对佛教的虔诚与对僧侣的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静夜分明见佛灯”,字面和意象都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塔”、“灯”、“香”、“钗钏”等意象,形成了一幅和谐的宗教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虎丘山:象征着信仰和文化的积淀。
  • 佛灯:象征着智慧与光明,指引着信徒的心灵。
  • 烧香:代表着对神灵的敬仰与祈求。
  • 钗钏:象征着个人的财富与对他人的无私奉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虎丘山”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安徽
    • D. 福建
  2. 填空题:诗人约伴“烧香寺中去”,是为了_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钗钏”是指男性的装饰品。(对/错)

答案:

  1. B
  2. 祈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题西林壁》 - 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苏轼的《题西林壁》: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哲理思考,与杨维桢的宗教主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杨维桢诗集
  2. 《元代诗词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寄玉谷词家金陵病中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五 浣溪沙 其三 浣溪沙 其七 新柳吐秀,初日相映,作黄金色,夹路依依可怜。 浣溪沙 浣溪沙·题勤伯表弟为仲唯丈作莺花便面 浣溪沙 与舞娘久别重逢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暗室逢灯 以手加额 口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心存目识 春夏秋冬 指期 神怒民怨 包含旅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午贯 音字旁的字 包含卬的词语有哪些 明珠暗投 页字旁的字 时卒 铁面御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