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莲曲二首》

时间: 2025-05-07 08:31:50

诗句

东湖采莲叶,西湖采莲花。

一花与一叶,持寄阿侯家。

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下作锁子藕,上作双头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0

原文展示:

采莲曲二首
作者:杨维桢

东湖采莲叶,西湖采莲花。
一花与一叶,持寄阿侯家。
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下作锁子藕,上作双头花。

白话文翻译:

在东湖采摘莲叶,在西湖采摘莲花。
一朵花和一片叶子,我寄托给阿侯家。
希望同生共死,死后葬在清泠洼。
下面的藕像锁子一样,上面则开着双头花。

注释:

  • 东湖:指东湖,地名,与采莲相关。
  • 西湖:指西湖,著名景点,盛产莲花。
  • 阿侯家: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爱慕对象,寄托情感。
  • 同生愿同死:表达深厚的情感,愿意与之共享生死。
  • 清泠洼:指一个清澈的洼地,作为埋葬之地。
  • 锁子藕:形容藕的形状,如同锁子甲。
  • 双头花:指莲花的独特形态,象征美好。

典故解析:

“同生愿同死”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源自古代对爱情忠诚的追求。清泠洼的意象,可能借鉴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300-1365),元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采莲曲二首》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采莲的场景,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新的采莲场景,既有自然的美丽,也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东湖和西湖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不同的自然景观,更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诗中提到的“同生愿同死”,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表现出一种追求真挚情感的执着。清泠洼作为安息之地,传达了对死亡的淡然和对爱情的永恒信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湖采莲叶”:描绘在东湖采摘莲叶的情景,展现自然之美。
  2. “西湖采莲花”:在西湖采摘莲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莲花的娇美。
  3. “一花与一叶,持寄阿侯家”:花与叶相互寄托,表达对阿侯的情感寄托。
  4. “同生愿同死”:表达对爱情的坚定追求,愿与爱人共生共死。
  5. “死葬清泠洼”:死后愿葬于清泠洼,展现对爱的忠诚。
  6. “下作锁子藕,上作双头花”:描绘藕与莲花的形象,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坚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湖采莲叶,西湖采莲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藕比作“锁子”,形象生动,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象征:花与叶象征着爱情的结合与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借助自然景物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既有对美丽自然的描绘,又有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与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叶:象征宁静与纯洁。
  • 莲花:象征美好与爱情。
  • 清泠洼:象征安息与永恒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湖分别是哪个? A. 东湖和南湖
    B. 东湖和西湖
    C. 北湖和南湖
    D. 西湖和南湖

  2. “同生愿同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情的追求
    C. 对爱情的忠诚
    D. 对生命的无奈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维桢的《采莲曲》更加聚焦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情感的寄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这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次沈丰垣韵 浪淘沙 春草 浪淘沙 浪淘沙 其一 浪淘沙 浪淘沙 春夜 浪淘沙 其三 浪淘沙 其二 浪淘沙 二首。青衣从波浪中得梅花一枝,花泪盈把,谅不肯终随逝水者,因留作莲台清供,赋此志感 其一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巷的词语有哪些 彩排 詶譬 如花如锦 衣字旁的字 积德累功 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投宿 包含苛的词语有哪些 轩昂自若 蜜水 无生法 与古为徒 子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舍军保帅 氏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