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红牙板歌》

时间: 2025-05-02 05:36:08

诗句

百花楼前倡乐作,长鼻弯弯舞金络。

生怜为齿焚雄躯,枯魄应节如何虞?

良工削出红冰片,脱木生前岂容见?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

三郎耳聪穿月胁,强欲黄番谱关折。

十三红儿舞鹧鸪,轻莲蹋节随疾徐。

为君重制清平曲,节奏八风调玉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08

原文展示

《红牙板歌》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百花楼前倡乐作,
长鼻弯弯舞金络。
生怜为齿焚雄躯,
枯魄应节如何虞?
良工削出红冰片,
脱木生前岂容见?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
安得三三贯成串?
三郎耳聪穿月胁,
强欲黄番谱关折。
十三红儿舞鹧鸪,
轻莲蹋节随疾徐。
为君重制清平曲,
节奏八风调玉烛。

白话文翻译

在百花楼前,乐声悠扬,
长鼻的舞者翩翩起舞,金色的饰物随之摇曳。
人们怜惜这牙齿般的舞姿,燃烧着它的雄健身躯,
而枯萎的灵魂该如何应对这节日的欢愉呢?
工匠精心雕刻出红色的冰片,
这木头的前身怎能被人所见?
若不是红鸾的舌头为你系上绳索,
怎能把三三个串联在一起?
三郎耳聪灵敏,如穿月而行,
他强烈地想为黄番谱写乐曲的节奏。
十三位舞者如鹧鸪般翩然起舞,
轻盈的莲花踏着节拍,随风起舞。
我为你重新编制这清平曲,
让八方的风调和着玉烛的节奏。

注释

  • 百花楼:指盛开的花卉装饰的楼台,象征繁华与欢愉。
  • 长鼻:形容某种舞蹈者,可能是指面具或装扮。
  • 生怜为齿: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对舞者的怜惜与疼爱。
  • 红鸾:古代传说中,红鸾是一种象征美好婚姻的鸟,寓意良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常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红牙板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欢愉节庆的渴望。

诗歌鉴赏

《红牙板歌》是一首音乐性与舞蹈性兼具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艺术的追求。全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节日场景,百花楼前,人们在欢快的乐声中尽情舞蹈,体现了浓厚的节庆氛围。诗中的“长鼻弯弯舞金络”,生动地勾勒出舞者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息。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语言,诸如“生怜为齿焚雄躯”和“良工削出红冰片”等,不仅展现出艺术创作的精细与艰辛,也反映了对美的极致追求。诗人通过对舞蹈的描写,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声韵和谐,具有明显的音乐性,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最后一句“节奏八风调玉烛”,更是将诗的主题提升到一种理想的境界,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花楼前倡乐作:在百花盛开的楼前,乐器开始演奏。
  2. 长鼻弯弯舞金络:舞者的装扮与舞姿犹如金色的饰物在起舞。
  3. 生怜为齿焚雄躯:人们对舞者的姿态充满怜惜,仿佛在燃烧自己的生命。
  4. 枯魄应节如何虞:枯萎的灵魂在节日的欢愉中,不知如何应对。
  5. 良工削出红冰片:工匠精心制作出的红色冰片,象征着精致的艺术。
  6. 脱木生前岂容见:木头的原形在此时不允许被看到。
  7.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若不是红鸾的舌头将你绑缚,怎能形成这样的串联?
  8. 安得三三贯成串:如何能将三三成串?
  9. 三郎耳聪穿月胁:三郎耳聪目明,如同穿透月光。
  10. 强欲黄番谱关折:他想为黄番谱写乐曲的节奏。
  11. 十三红儿舞鹧鸪:十三位舞者如鹧鸪般翩然起舞。
  12. 轻莲蹋节随疾徐:轻盈的莲花踏着节拍,随着节奏起伏。
  13. 为君重制清平曲:我为你重新编制这清平曲。
  14. 节奏八风调玉烛:让八方的风调和着玉烛的节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长鼻弯弯”形容舞者,增强形象感。
  • 拟人:如“生怜为齿”,让舞者的动作充满情感。
  • 对仗:整首诗注重对仗工整,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欢庆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追求欢乐与和谐的心态。

意象分析

  • 百花:象征着美好与繁荣。
  • 长鼻:可能寓意着乐器或舞者的灵动与欢快。
  • 红鸾:象征爱情与美好关系。
  • 莲花:象征纯洁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花楼”象征什么? A. 贫困 B. 繁荣 C. 荒凉

  2. “长鼻弯弯舞金络”中“金络”指的是什么? A. 舞者的服饰 B. 舞者的道具 C. 舞者的装饰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红牙板歌》:表现节日的欢愉与对生活的热爱。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及及时行乐的态度。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各有差异,前者侧重于节日的欢庆,后者则更加强调人生的无常与珍惜时间。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 书鹤鸣亭壁 恋绣衾(无题) 河渎神(女诫效花间体) 满江红 其四 中秋寄远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闻科诏勉诸子 水调歌头 其四 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西江月(寿钱塘弟正月十六日,时新居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取譬引喻 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块人独处 浪度 创巨痛深 鹿字旁的字 采薪之忧 十二金钗 犯颜极谏 赴蹈汤火 鼓字旁的字 头破流血 艸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奇结尾的成语 包含渔的词语有哪些 刀头剑首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