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24
自离慈母膝,镜里鬓何如。
难缩千程水,惟凭尺素书。
苦无双鲤至,倏又产年馀。
况是前番札,曾云病未除。
自从离开慈爱的母亲,镜子里看我的鬓发又如何呢?
难以缩短千里的距离,只有依靠这封短短的书信。
苦于没有双鲤传来消息,转眼间已经一年多了。
况且上次的信中还说她的病未愈。
李媞(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作品风格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擅长描写思乡和对亲人的思念。
《望家书》创作于李媞离家在外,思念母亲之际,反映了她对家庭的深切眷恋与对母亲健康的忧虑。这种普遍的母女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表现了女性柔情的一面。
《望家书》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古诗,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展示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无奈。开头两句,诗人以“自离慈母膝”开篇,直接表达了离开母亲后的心境,细腻的情感通过“镜里鬓何如”展现出她对自身变化的感慨与无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母亲的思念。
接下来的“难缩千程水,惟凭尺素书”,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出远隔千里的无奈与孤独,信件成为了她与母亲之间唯一的联系,尺素书承载了她对母亲的牵挂与情感。最后两句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厚度,“苦无双鲤至,倏又产年馀”,没有音信的焦虑与对母亲病情的担忧,使得全诗更添一层沉重的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刻而真挚,展现了李媞作为女性诗人的细腻与敏感,同时反映了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无奈与坚韧。她用简练而富有张力的语言,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母爱主题结合在一起,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自离慈母膝,镜里鬓何如。
诗人以自述的方式开篇,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叹息,镜中反映的自己仿佛在提醒她与母亲的距离。
难缩千程水,惟凭尺素书。
形象地表达了千里之遥的无奈与思念,书信成为唯一的寄托与沟通方式,反映出孤独感。
苦无双鲤至,倏又产年馀。
没有音信的焦虑加重了思乡之情,时间的流逝让诗人的思念愈加深重。
况是前番札,曾云病未除。
以往的信中提到母亲的病情未愈,更加让诗人心中添堵,反映了对母亲健康的深切关心。
全诗围绕思念、离别和对亲情的珍视展开,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关怀与对离别生活的感伤,传递出一种普遍的人性关怀。
诗人最想念的人是谁?
a) 父亲
b) 母亲
c) 朋友
诗中“镜里鬓何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兴奋
“双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音信
c)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