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12
架飞梁舞絙斜挂,花梢穿过长短。
惊鸿掠影扶摇上,错认蹑空红线。
身屡颤。似戏踏秋千络索西墙畔。
双丸手转。只鹭足翘时,蝶裙开处,
生怕峭风扇。唐梯技,记否前朝欢宴。
教坊今已云散。竿头百尺虚无地,
压倒掌中飞燕。香骨软。看靥晕红潮
屏气防娇喘。痴情一粲。正何事干卿,
汉阴相况,抱瓮一溪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高梁上翩翩起舞的情景,飞舞的姿态如同花梢轻盈。她的舞姿仿佛惊鸿掠影,扶摇而上,让人错把红线当成她轻盈的足迹。她的身子时而颤抖,仿佛在西墙边的秋千上戏耍。她的双手转动,似乎在展示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舞裙随风展开,生怕强风将她吹走。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欢宴,教坊的繁华如今已成云烟。在高竿上,似乎有一只燕子被压倒。女子的香体柔软,笑容如花,令人屏息,生怕打扰她的娇羞。她的痴情令人心动,不禁想问:你在想些什么?就如同汉朝的阴间传说,只有相思的泉水流淌而过。
作者介绍
邓潜(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描绘女性风采和人生情感,风格细腻典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舞蹈,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个人情感的探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女性在舞蹈中的优雅与灵动。整首诗的意境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舞者的身影仿佛在空中舞动,给人以无限遐想。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尤其是“惊鸿掠影”这一句,形象地捕捉到了舞者的灵动,仿佛在瞬间定格了那一抹美丽。
诗中不仅描绘了舞者的外在形象,也流露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尤其在“痴情一粲”一句中,表现了对爱与美的深切向往。通过对比,诗人提及往昔的欢宴与如今的冷清,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流失,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舞者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惋惜,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丰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邓潜
C. 杜甫
D. 白居易
“惊鸿掠影”中的“惊鸿”用来比喻什么?
A. 舞者的舞姿
B. 燕子的飞行
C. 风的轻盈
D. 花的盛开
诗中提到的“教坊”是什么意思?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古代娱乐场所
D. 一种诗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