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31
买陂塘 同蔼卿校程去瑕广文
作者:关锳 〔清代〕
怅飘零江湖萍梗,
津亭听断官鼓。
堆盘苜宿清寒味,
换了一生羁旅。
官太苦。
却还算寒毡未困先生住。
扁舟竟去。
早一夜西风,
莼鲈江上,
归梦托鸥鹭。
平生泪,
写入庾郎词赋。
吟成何限凄楚。
江东我亦填词手,
难说浮名不误。
君见否。
已点点清霜上了江潭树。
鬓丝尔许。
恐如此青山,
毫丝哀竹,
浑不抵迟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湖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奈,仿佛漂浮的水草一样随波逐流。在津亭听到断断续续的官鼓声,心中涌起一股忧伤。诗人将自己多年漂泊的生活比作一碗清淡的饭菜,虽然乏味,却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官场生活的苦涩让人难以承受,但庆幸的是,仍有一块寒毡可以让他栖身。扁舟离去,西风早已吹起,江上有莼菜和鲈鱼,归梦寄托在鸥鹭身上。诗人感慨,平生的泪水已融入庾郎的词赋中,吟咏的情感无穷无尽。尽管江东也有诗人填词,但名声浮华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独。你是否看到?江潭树上已点缀着清霜,鬓发也已略显苍白。恐怕这样的青山、这样的哀竹,根本无法抵挡日暮的来临。
关锳,清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常以游历和漂泊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买陂塘》作于诗人漂泊生涯的某个阶段,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眷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买陂塘》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沉思的诗,诗人在江湖漂泊的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以“怅飘零江湖萍梗”引入,水波荡漾,萍草随波逐流,暗示了诗人人生的漂泊与无根。接着,津亭的官鼓声断断续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清寒的苜蓿味道的描写,体现了生存的简朴和内心的苦涩,仿佛一生的羁旅只是一碗淡饭。官场的苦涩让人疲惫,然而寒毡的庇护又是一种微妙的安慰。扁舟离去,象征着对过往的告别,西风的吹起似乎预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在对江上美食的描绘中,诗人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归梦托鸥鹭,既是对归属的渴望,也是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平生的泪水化作庾郎的词赋,显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真挚。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无奈。诗的结尾,清霜、鬓丝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人生的迟暮,令人倍感惆怅。关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这首诗成为了清代诗歌中的一篇经典之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故乡与自由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中“怅飘零江湖萍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忧伤
D. 自豪
“莼鲈江上,归梦托鸥鹭”中的“鸥鹭”象征什么?
A. 官场
B. 自由
C. 家乡
D. 朋友
诗中提到的“官太苦”是指什么?
A. 生活贫困
B. 官场生活的艰辛
C. 情感上的痛苦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