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6:59
月上海棠 对酒
作者: 方彦珍 〔清代〕
东墙浩月移花影。
是谁人宜此良宵景。
把酒吟秋,有娇红助侬诗兴。
高歌唱,未识海棠曾听。
频唤花仙花不应。
这宿酲醉到何时醒。
辗转回思,想嫦娥共伊清韵。
待醉了,好去同游幻境。
明亮的月光映照在东墙,花影随着月光轻轻移动。
是谁在这美好的夜晚中,品味着这样的景色呢?
我举杯吟唱着秋天的诗篇,娇艳的海棠花助我增添诗兴。
我高歌吟唱,却不曾听过海棠的歌声。
我频频呼唤花仙,花仙却始终没有回应。
这醉意让我不知何时才能清醒。
辗转反侧,回忆着嫦娥与我共赏的清雅韵味。
待我醉醒之后,愿与她一同游历那幻境。
作者介绍:方彦珍,清代女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对月对酒的夜晚,诗人感受到月光与花影交织的美丽,借景抒情,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月上海棠 对酒》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古诗,采用了优美的自然描写与抒情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月光和花影的深情向往。诗中,东墙的浩月与花影交融,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诗人以酒助兴,吟唱秋天的诗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诗中“娇红”的海棠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诗人希望通过花的美丽来激发自己的诗兴。频频呼唤花仙,却得不到回应,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盼。在醉意朦胧中,诗人辗转回忆起嫦娥的清雅,与其共赏月华,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流畅的句式与优美的意象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的细腻与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美好夜晚对自然的向往,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感慨。通过对月光和花影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东墙浩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明亮的阳光
B. 阴暗的夜晚
C. 明亮的月光
D. 彩虹的色彩
填空题:诗人呼唤__,却得不到回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诗词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