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时间: 2025-04-27 14:59:28

诗句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尺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徐来惊睡馀,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28

原文展示

苏轼的《游灵隐寺》: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尺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徐来惊睡馀,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湖的壮丽与灵隐寺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清幽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世俗的盛衰与自然的永恒,提醒人们在繁华与喧嚣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

注释

  1. 钱塘湖:指的是钱塘江的湖面,著名的美景。
  2. 钱王:指的是钱塘的统治者,象征着权力与财富。
  3. 折简:指的是削减或停止。
  4. 四方宦游:指的是四面八方的官员及其家属。
  5. 盛衰哀乐:指的是人生的起伏与情感的变化。
  6. 灵隐:灵隐寺,位于杭州,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7. 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象征着高尚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和仲,晚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又有细腻柔和,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游灵隐寺》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杭州的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此时,他通过游览灵隐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诗歌鉴赏

《游灵隐寺》是一首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佳作,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诗人通过描绘钱塘湖的盛景,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讽刺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视线转向灵隐寺,表达了对这种清幽环境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乔松、柳蒲等自然景物不仅构成了美丽的画面,更象征着一种自在和洒脱的生活态度。高堂会食、撞钟击鼓则反映了世俗生活的繁忙与喧嚣,与灵隐寺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在修辞手法上,诗中使用了对比、比喻等,使得诗句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用反问引入,强调钱塘湖昔日的辉煌已成往事。
  2.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描绘财富的积累与挥霍,暗示世俗的空虚。
  3.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官员与其家属四散,宫阙只留给闲人享乐。
  4.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人生的喜怒哀乐短暂,何必多忧虑烦恼。
  5.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四处皆是可以栖息的地方,但最爱灵隐的宁静。
  6. 乔松百尺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高大的松树与轻盈的柳蒲形成对比,意象生动。
  7.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社会的繁华与喧闹,与灵隐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8.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形容寺庙的宁静与舒适,胜过世俗的奢华。
  9. 清风徐来惊睡馀,遂超羲皇傲几蘧:清风拂来,令人惊醒,心境超然。
  10.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归途中看到归鸦,孤烟与落日的景象难以描摹。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世俗的繁华与灵隐的宁静,突出主题。
  • 比喻:将灵隐寺比作心灵的归宿,表现内心的渴望。
  • 拟人:清风被赋予了惊醒人的能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钱塘湖:象征繁华与富贵。
  2. 灵隐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寄托。
  3. 乔松、柳蒲:象征自然的生机与优雅。
  4. 高堂:象征世俗的繁华与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灵隐寺》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苏轼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灵隐”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杭州
    • B. 洛阳
    • C. 北京
    • D. 南京
  3. “盛衰哀乐两须臾”这句诗的意思是?

    • A. 人生的快乐和悲伤都是短暂的。
    • B. 人生的快乐和悲伤是永恒的。
    • C. 人生总是充满忧虑。
    • D. 人生不需要快乐。

答案

  1. C. 苏轼
  2. A. 杭州
  3. A. 人生的快乐和悲伤都是短暂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游灵隐寺》王维《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超脱,但苏轼更注重对世俗的反思,而王维则更专注于自然的美景。

参考资料

  1. 《苏轼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灵一上人新泉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赴汝南行营 春过裴虬郊园(时裴不在,因以寄之)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送梁郎中赴吉州 晚次苦竹馆,却忆干越旧游 送邵州判官往南(一作皇甫冉诗) 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皇甫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洞中肯綮 鱼目乱珠 隐迹潜踪 麋沸蚁聚 趾趾 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径趣 包含拉的成语 舌字旁的字 天年不遂 包含谓的词语有哪些 谲而不正 黹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老圃 余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