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2:33
作者: 黄侃 〔近代〕
一夜波红多泪,三秋庭绿迎霜。
远怀无事不凄凉。窗深闻暗雨,楼迥见斜阳。
却想小姑居处,一双舞燕雕梁。
如金闲梦隔金堂。犹怜明月好,长为照流黄。
一夜之间,红色的波浪仿佛流下了许多眼泪,三秋的庭院中,绿叶迎来了霜寒。
远方的思念无事可做,心中却感到凄凉。窗内静静地听着暗雨,楼外斜阳映照。
不禁想起小姑的居所,那里一对燕子在雕梁上翩翩起舞。
如同梦境般的金堂,仿佛与我隔着无尽的距离。
我依旧怜惜那明月,它长久地照耀着流动的黄昏。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4),字惕庵,号曦庵,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及教育家。他致力于古诗词的研究与创作,风格上追求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黄侃的晚年时期,正值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积淀,诗中流露出对亲情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是黄侃的一首具有深厚情感的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观察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波红多泪”与“庭绿迎霜”以鲜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秋冬交替的景象,给人以寒冷与凄凉的感受。诗人在此描绘出内心的孤独,随之而来的“远怀无事不凄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窗外的“暗雨”和“斜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雨的阴郁与夕阳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此时,诗人的思绪飘向了“小姑居处”,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愈发显著,燕子在雕梁上的舞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令整首诗的情感得以升华。
最后,诗人以“犹怜明月好”收尾,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黄侃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基调既有悲凉又充满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夜波红多泪”中的“波红”指的是什么?
A. 夜色 B. 湖水 C. 眼泪
诗中提到的“小姑”是指:
A. 朋友 B. 亲人 C. 诗人自己
“犹怜明月好”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美好时光 B. 亲情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加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抒发对月的思考中融入了更为广泛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