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3:11
如水天街,晚风里钿毂珊鞭声绝。 曾见宫烛分烟,纤腰斗回雪。 秋又老霜红自落。弄疏影小梅藏缬。 阿子歌翻,宜春酒熟,离恨千叠。 漫孤倚凝白阑干,话淮水东边旧时月。 催起玉窗残梦,把寒灰重拨。 春信远归程暗省,盼陌头缓缓花发。 可奈横竹吹残,冻云凄裂。
在如水般的天街上,傍晚的微风中,马车的金钉声已消失。 曾经看到宫殿的烛光袅袅升起,纤细的腰肢如雪般回旋。 秋天又老了,霜红的叶子自然而然地落下,稀疏的梅影中,藏着梅花的香气。 孩子们的歌声翻飞,宜春的美酒已熟,离愁恨意层层叠叠。 我孤独地倚着洁白的栏杆,诉说着淮水东边的旧时月色。 唤醒那玉窗中的残梦,把寒灰重新拨动。 春天的消息远归,路途暗淡地回想,盼望街头的花儿慢慢开放。 可惜横竹的吹奏声已残,冻云令人凄凉。
“宫烛”即指宫廷中的烛光,常用来象征繁华与奢华的生活;“淮水”则是特指淮河,承载着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陈匪石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晚秋之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社会动荡下人们内心的孤独和追忆。
《琵琶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眷恋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开篇处“如水天街,晚风里钿毂珊鞭声绝”,即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纤腰斗回雪”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而“秋又老霜红自落”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阿子歌翻,宜春酒熟,离恨千叠”中,诗人通过描写孩子的歌声与美酒,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但随之而来的“离恨千叠”又使得这一切蒙上了一层愁苦。接着,诗人孤倚白阑,回忆往昔,情感由此更为深沉,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段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表面是对春天的盼望,实则隐藏着对生活苦涩的感受。整体来看,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生活片段和情感反复,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的依恋。
诗词测试:
“如水天街”中的“水”象征什么?
“阿子歌翻”中“阿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离恨千叠”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匪石与李清照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但陈匪石更侧重于秋冬时节的孤寂感,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春天的希望与愁苦。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表现。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