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1:31
十丈旃檀,甚弹指乍现荼罗莲国。诸宝璎珞庄严,珠鬘晃金碧。宏四愿寻声度厄,俨礼补弥陀遗迹。绀马朝飞,天琴画下,音妙灵匹。叹垂老萍泊三涂,待凭乞金簏抉缠幕。还又劫灰扬遍,舞洪涛声急。分瑞露天心悔祸,普南洲共被慈力。且化玉帛干戈,岁清时谧。
在十丈高的檀香中,轻轻一弹指,便仿佛看见了莲花盛开的佛国。各种宝石和璎珞装饰得庄严华美,珠链在金碧辉煌中摇曳。希望能通过这四个愿望,寻声渡过苦难,恭敬地礼拜弥陀留下的遗迹。绀色的马儿在晨曦中飞奔,天琴在画下奏出音律,妙音如同灵魂的伴侣。感叹年老的我在三涂中漂泊,期盼能借金簏之力解开缠绕的烦恼。又如劫后余生,灰烬飘扬,洪涛激烈地舞动。希望能分散瑞气,心中悔过,普遍南洲都能受到慈悲的力量。且愿化为金玉,消弭战乱,岁月清宁,时光安谧。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字德舜,号元之,擅长诗文,风格多样,作品常以佛教思想为背景,表达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佛教圣地的景象,表达对信仰的虔诚与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反映出社会对宗教寄托的普遍向往。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宗教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开篇的“十丈旃檀”便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灵性和宁静的佛国。诗中反复提到的“宝璎珞”、“红马”、“天琴”等意象,既是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也是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人生苦难的深思,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在“叹垂老萍泊三涂”中,诗人直面自己的老去与漂泊,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渴望;而“待凭乞金簏抉缠幕”则显示了对解脱与安宁的渴求。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生死交替、苦乐相依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如“十丈旃檀”象征佛教的神圣,“绀马”象征希望与生机,表现出诗人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超越苦难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十丈旃檀”中的“十丈”指的是多高的檀香?
诗中提到的“荼罗莲国”象征什么?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答案:1. C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佛教的慈悲与解脱,后者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哲思的表达。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但表现手法与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