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3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6:43
临江仙 夏末寄姊妹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午梦初回香烬,罗衣乍觉凉侵。
残蝉声出绿杨阴。
才知秋到,秋意已难禁。
欲解愁怀借酒,奈他酒浅愁深。
相思二字托焦琴。
怕窥鸾镜,华发更惊心。
午后的梦刚醒来,香烛的余烬飘散。
轻薄的衣衫突然感到一丝凉意。
残余的蝉鸣传出绿杨树下的阴影。
这才明白,秋天已经来临,秋意已是难以抵挡。
想用酒来解愁,但酒却太少,愁却太深。
“相思”这两个字只能寄托在焦黄的琴弦上。
恐怕再去照那鸾凤的镜子,白发更令人心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内心世界,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末,作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姊妹的思念之情。正值季节交替,诗中渗透着对秋天的感伤和对亲情的向往。
《临江仙 夏末寄姊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末秋初的季节变迁,诗人在午后轻梦中醒来,余烬的香气与衣衫的凉意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的“残蝉声”更是勾勒出一个渐行渐远的夏天,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感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姊妹的深切思念。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采用了“欲解愁怀借酒”的方式,想借酒来解愁,但“酒浅愁深”的无奈让人感到心酸。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愁苦的深重,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情感时的无力感。在“相思二字托焦琴”中,琴音成为了情感寄托的载体,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言表的思念之情。而“怕窥鸾镜,华发更惊心”则展现了对衰老与时间流逝的恐惧,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由浅入深,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亲情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恐惧。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出人们在面对自然和时间时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亲情的思念
C. 对金钱的渴望
“酒浅愁深”表达了什么含义?
A. 酒的质量差
B. 借酒解愁的无奈
C. 酒量很小
“怕窥鸾镜,华发更惊心”中“华发”指的是什么?
A. 青春的美丽
B. 年龄的增长与衰老
C. 富贵荣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