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1:31
贺新郎(次玉林见寿韵)
冯取洽 〔宋代〕
那得身无事。问双溪老子,而今万缘空否。正使尘劳偿未了,毕竟难昏灵府。已笑唾功名如土。五十九年风雨过,算非非是是何须数。垂老也,信缘度。绿阴朱夏回清暑。叹病来觞怯流霞,扇闲白羽。方念生初增感慨,谁寄乐章新语。知是我花庵庵主。一别三年惟梦见,定何时相对倾琼醑。惊世路,有豺虎玉林有池馆,扁曰花庵。
这怎么能做到无所事事呢?我询问双溪的老者,如今万事皆空吗?即使世俗的忙碌还未结束,毕竟也难以让我的灵魂昏沉。我已经笑着把功名看得如同尘土。五十九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算来算去,非非是是又何必去计较。即使快要老了,也要相信缘分的安排。绿荫和朱夏交替回归清爽的暑气。感叹病痛来袭,杯中酒让我畏惧流霞,扇子轻摇着白羽。我刚刚想到生命初时的感慨,谁来寄送那乐章的新语。知道这是我花庵的主人。三年一别只能在梦中相见,何时才能面对面共饮美酒呢?在这惊世的道路上,有豺狼虎豹的威胁,玉林却有水池馆,那里被称为花庵。
冯取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其作品多反映对人生、自然的思考,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或许是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表现出对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贺新郎(次玉林见寿韵)》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友情及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作。诗的开头便引入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询问世事是否真的空无,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接着,作者以“尘劳偿未了”表明虽然世俗的烦恼难以摆脱,但他内心依旧保持清明,体现了对灵魂自由的渴望。
在“已笑唾功名如土”一句中,冯取洽对功名的态度直白而又深刻,表现出对浮华的厌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得。接下来的“算非非是是何须数”,则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放下了对是非对错的执念。
“绿阴朱夏回清暑”一联,通过自然的变化,隐喻人生的循环与变化,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而“叹病来觞怯流霞,扇闲白羽”,则展现了诗人在生病期间的脆弱与无奈,却又通过扇子描绘出一种悠闲的意境,形成了内心的对比。
最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再结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深邃,体现了宋代诗人的风格特征,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已笑唾功名如土”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双溪老子”代表了什么?
诗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