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8:26
咄咄真堪怪。习彫镂文人余事,如斯狡狯。切玉昆刀君才似,不管铜章鱼佩。执寸铁腕如风快,造化镌镵天欲泣,刻琳琅字字垂金䪥。力岂但透纸背。静观云鸟虫鱼态,说文为古之小学,而今皆发。却使壮夫工篆刻,秦汉风规犹在。在何震文彭而外。不入明诚金石录,志名家赖古堂应载。两生晚亦无奈。
这真让人感到奇怪。雕刻和刻印这些文人所做的事情,竟然如此狡猾。切玉的昆刀似乎不再关注那些铜章和鱼佩。握着小铁刀如狂风般迅速,造化的力量似乎要让天也为之哭泣,刻下的字如琳琅般璀璨,金光闪闪。力量难道仅仅是透过纸背而已?静静观察云、鸟、虫、鱼的姿态,古代的文字就是小学,而今天的人们都能发扬光大。然而,让那些壮汉去做篆刻,秦汉风范仍旧存在。可见文彭的震撼又在何处?这不再是明诚金石录的范围,志名家赖古堂定能收录。即使晚年也无奈。
蒋士铨(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和书法而闻名。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融入了个人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学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以及对技艺的不断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重视。
本诗以“咄咄真堪怪”开篇,表达了对文人雕刻技艺的惊叹,既有对技艺的赞美,也隐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通过对工具的描写,展现了技艺的精准与高超,尤其是“执寸铁腕如风快”,生动地描绘出雕刻者的灵活与迅捷。接着,诗人将自然与艺术结合,提到“静观云鸟虫鱼态”,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古代文字与艺术的追溯,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在对比古今的过程中,诗人感慨“秦汉风规犹在”,显示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敬仰。而“志名家赖古堂应载”则表达了对后人对艺术的追求、对技艺的认可的期待,强调了艺术的传承与流变,体现出一种历史的连续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情与思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赞美。
整首诗反映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对技艺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精神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同时也展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隐忧。
诗中提到的“执寸铁腕”是指什么?
a) 一种工具
b) 一种精神
c) 一种情感
诗歌强调的传统艺术的价值是什么?
a) 偶然
b) 传承
c) 破坏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来表现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艺术创作的启发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