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10
摸鱼儿 早春接山阳陆密庵先生札兼惠我月湄词赋此奉酬
怅连宵暗风吹雨,春寒歇在帘罅。
忽闻鹦鹉笼中说,谁送香词来也。
披咏乍。似脱线真珠乱向窗栊洒。
篇篇无价。便周柳纤柔,辛苏感激,材尽出君下。
为君说,我有鹅笙麝帕。
能将风月吟写。
旗亭他日从君宴,准拟避君三舍。
君莫讶。纵牛峤顾夐,今日谁怜者。
花间曲罢。又孟蜀宫前,摩诃池畔,春草绿盈把。
在这漫长的夜里,风雨交加,春寒依旧在窗帘的缝隙中停留。
忽然听见鹦鹉在笼中说话,谁又送来了香甜的词句呢?
我披着轻歌,像是脱落的真珠,纷纷洒向窗前。
每一篇都是无价之宝。抚摸着纤柔的柳枝,心中感激,才思也随之而出。
我为你吟唱,我有鹅笙的乐声和麝香的帕子,
能够将风月的美丽写成诗篇。
在旗亭的宴会上,我准备用心避开你三舍,
你别奇怪,纵使牛峤遥远,今日又有谁来怜惜我呢?
花间曲子一曲弹罢,又在孟蜀宫前,摩诃池畔,春草绿意盎然。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2-1710),字长明,号梅谷,晚号醉翁,江苏扬州人。清代词人,以词闻名,风格清新激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早期,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及对春天的热爱。
《摸鱼儿》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与友人间的情谊。诗中以“怅”字开篇,表露出对寒冷春夜的惆怅之情,接着通过鹦鹉的对话引出了诗词的美妙。诗人用“真珠”比喻词句的珍贵,显示了对文字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美好的回忆与春天的景色交织,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最后,诗人以“花间曲罢”结束,带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期待。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与深情的描绘中,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艺术的永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怅”字的意思是?
“鹦鹉”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联提到的“孟蜀宫”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