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7:08
此情同有,乡味浓于酒。一掬凉泉初近口,眉月依稀在手。风蝉漏夜鸣枝,无非笑我归迟。争及骤来山雨,浇头只管催诗。
这份情感仿佛是同样的,乡愁的味道比酒还要浓厚。刚刚舀起一捧凉泉,似乎月光轻轻在指尖流淌。夜风中,蝉声在树枝间漏出,无非是在嘲笑我归得太晚。哪里比得上那突如其来的山雨,浇灌着我的头脑,催促我写诗。
作者介绍:熊东遨,现代诗人,常以自然景致和内心感受为题,作品多取材于生活与自然,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夏夜,作者与友人漫步于玉潭公园,途中突如其来的暴雨令人措手不及,正是这种自然的变化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这首《清平乐》以夏夜漫步为背景,描绘了晚间的闲适与突如其来的暴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愁的细腻感受。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乡味浓于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而“眉月依稀在手”则巧妙地将月光与人的手联系在一起,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接着,蝉鸣声与归迟的叹息交织,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归家的情景,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情绪。
暴雨的来临打破了宁静,成为了诗中的一个转折点。诗人将雨比作一种催促,既是对创作灵感的激发,又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变化。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也使得情感更加深刻,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夏夜与暴雨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自然变幻中激发出的创作灵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乡味浓于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眉月依稀在手”中的“眉月”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突如其来的暴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熊东遨的《清平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以月光和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然而,前者更注重对乡愁的细腻描绘,后者则强调独酌时的孤独与自得。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