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56:00
清平乐·过明瑟园
作者: 姚燮 〔清代〕
奁云昼暝。约略春人并。
花幕重重庭院静。添个高低蝶影。
蝶飞还傍东墙。花枝又转斜阳。
蓦地重门开了,有人行过回廊。
在薄云笼罩的白昼,春天的人们大约都来了。
花帘重重,庭院里显得格外宁静,只有高低起伏的蝶影在舞动。
蝴蝶飞来飞去,依偎在东墙旁,花枝在斜阳的映照下轻轻摇曳。
突然,重门打开了,有人从回廊走过。
在清代,园林文化盛行,诗人通过描绘庭院的春景,表达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姚燮(约1650-1710),字仲华,号惭愧山人,晚号夷甫,清代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南京。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清平乐·过明瑟园》是一首描绘春日庭院景色的词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词的开头“奁云昼暝”,便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的氛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约略春人并”,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又暗示了人们在春日中聚集的欢乐场景。
诗中的“花幕重重庭院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庭院,花帘似乎重重叠叠,营造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美感。蝶影的飞舞,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使得原本宁静的庭院充满了活力。
“蓦地重门开了,有人行过回廊”,这一句的突然转折,似乎打破了宁静的氛围,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对于庭院的细腻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春日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生活态度。
诗中“奁云”指的是什么?
A) 轻薄的云彩
B) 浓厚的雾气
C) 夜空的星星
D) 白天的阳光
“蝶飞还傍东墙”中,蝴蝶在做什么?
A) 休息
B) 飞舞
C) 隐藏
D) 躲避
诗中突然出现的“重门”象征着什么?
A) 宁静
B) 打破寂静的生机
C) 自然的变化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