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7:37
秋萤冷,苔阶寂。画扇轻罗无力。深树月痕微。掩青扉。草际暗蛩凄断。夜静薄寒难散。寥落更伶俜。梦初醒。
秋天的萤火虫在寒冷的夜晚闪烁,苔藓铺成的台阶显得格外寂静。轻薄的罗扇在手中无力地摇动,深树间的月光微弱而隐秘。门扉轻掩,草边的蝉鸣凄凉而断续。夜色静谧,薄寒难以散去,心中愈加感到孤独和凄凉。梦刚刚醒来,心中仍然感到一阵惆怅。
字词注释:
“昭君怨”是指王昭君的悲惨遭遇,昭君被选入宫中,后因政治婚姻被送往匈奴,最终饱受孤独与思乡之苦。此诗借用昭君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离别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景山,号菊隐,近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融入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昭君怨”创作于黄侃的个人生活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中反映了他对孤独与离别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王昭君命运的同情。
《昭君怨》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的孤寂与思念。诗的开头“秋萤冷,苔阶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萤火虫的微光与苔藓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诗人在描写“画扇轻罗无力”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扇子的轻盈与无力象征着对生活的无奈与抗争。随着诗句的推进,月光、草际的蛩鸣,夜的静谧与薄寒,交织出一种浓厚的孤独感,呈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
最后一句“梦初醒”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梦中美好事物的依恋,又有对现实的苦涩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历程,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孤独、思念与无奈的情感,反映了个人对历史悲剧的感受与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孤独感,但在表现手法上更显婉约细腻。黄侃的《昭君怨》则通过具象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结合,体现了更深层的历史感与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