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9:37
胧月黄昏亭榭。
池上秋千初架。
燕子说春寒。
杏花残。
泪断愁肠难断。
往事总成幽怨。
幽怨几时休。
泪还流。
在朦胧的月光下,黄昏时分的亭台楼阁显得格外迷人。
池边的秋千刚刚架好,燕子在低声诉说着春天的寒意。
杏花已经凋落,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愁肠难以自已。
往日的种种回忆,如今都化作了幽怨。
这样的幽怨何时才能停止?
泪水依然在脸颊上滑落。
该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情感表达可以与古代亡妻的悲痛相联系,常见于古诗词中对离别与思念主题的探索。在古代文人中,常有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的传统。
作者介绍:朱敦儒,字子华,号溪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亡妻的追忆之中,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悲伤。诗人在黄昏、月色、秋千等意象中,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思。
《昭君怨 悼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哀伤。开篇的“胧月黄昏亭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月光洒在亭台上,恰如诗人心中对爱人的追忆,既温柔又带有淡淡的忧伤。接着,池边的秋千与燕子的低语,勾起了春日的回忆,象征着曾经的快乐时光,然而“杏花残”则暗示着美好已逝,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愁苦。
“泪断愁肠难断”,直白地表达了失去爱人后的痛苦,情感强烈而真实。接下来的“往事总成幽怨”,则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的无奈与惋惜,幽怨的情感如同无尽的阴霾,笼罩着心头,令人压抑。最后一句“泪还流”,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泪水的流淌象征着无法释怀的悲痛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悲伤,展现了个人情感在自然景象中的反映,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惋惜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胧月”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光
B. 朦胧的月光
C. 暗淡的月光
诗中提到的“泪断愁肠难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无聊
诗中“杏花残”意味着什么?
A. 美好的爱情已经逝去
B. 新的爱情开始
C. 春天来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但朱敦儒的诗更加直接且浓烈,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含蓄。朱敦儒以自然景象作为情感的背景,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内心独白来表达情感,两者各有千秋,体现了宋代词风的多样性。
通过这些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昭君怨 悼亡》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