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二首》

时间: 2025-05-07 09:36:14

诗句

偶来浦口芰荷香,绿叶丛中睡一场。

须信至人无妄想,不曾有梦见文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6:14

原文展示:

偶来浦口芰荷香,
绿叶丛中睡一场。
须信至人无妄想,不曾有梦见文王。

白话文翻译:

偶尔来到水边,荷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在绿叶丛中小憩一会儿。
应当相信真正的智者没有无谓的想法,
从未做过梦见周文王的事情。

注释:

  • 浦口:水边的地方。
  • 芰荷:指的是荷花,荷花的香气十分浓郁。
  • 须信至人:应当相信有智慧的人。
  • 无妄想:没有无意义的想法。
  • 文王:周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以智慧闻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薛师石,宋代诗人,生活在北方,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偶然游览水边,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智慧和内心宁静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渔父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句“偶来浦口芰荷香”,展现了一种随意的、悠闲的生活态度,给人一种恬淡的美感。荷花的香气不仅是自然的气息,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

第二句“绿叶丛中睡一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表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状态。在绿叶的庇护下小憩,仿佛与自然合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最后两句“须信至人无妄想,不曾有梦见文王”,则是一种哲理的升华。诗人强调真正的智慧者不会有无谓的幻想和执念,文王作为古代智慧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智慧与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智慧不是来自于空想,而是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豁达的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哲理思考,既有诗意的美感,又有深刻的内涵,使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偶来浦口芰荷香”:偶然来到了水边,感受到荷花的芳香。
    • “绿叶丛中睡一场”:在绿叶的掩映中小憩片刻。
    • “须信至人无妄想”:应当相信真正的智者不会有无意义的想法。
    • “不曾有梦见文王”:他们从未做过梦见文王的事情,暗示无执念。
  • 修辞手法

    • 拟人:荷香似乎具有引导人的作用,令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 对仗:前后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强调智慧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常与宁静、闲适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 绿叶:代表生命与成长,提供了一个放松的环境,隐喻内心的宁静。
  • 文王:象征智慧与理想,暗示着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文王”是谁? A. 周文王
    B. 孟子
    C. 孙子
    D. 李白

  2. 诗中“须信至人无妄想”的意思是? A. 真正的智者会有很多幻想
    B. 真正的智者不会有无谓的想法
    C. 智者只关注自己的梦想
    D. 智者只关注他人的意见

  3. 诗人偶然来到哪个地方? A. 山顶
    B. 水边
    C. 森林
    D. 田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鹿柴》,同样以自然景象反映内心世界。
  • 诗词对比:与王维的作品相比,薛师石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刻画与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自在 东城晚归 谕怀 独游玉泉寺 三月三十日。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晚秋有怀郑中旧隐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阻乱 艰难竭蹶 豹结尾的成语 鹿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鲇鱼上竹 心字底的字 憩睡 有志不在年高 半真半假 鸿稀鳞绝 皮相之士 包含甍的词语有哪些 营蜜 戈字旁的字 认开头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人文科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