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引》

时间: 2025-05-06 02:56:07

诗句

渔伴归来语笑喧,尽携筒罩醉云根。

自从城里鱼增税,船在江村不入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07

原文展示:

渔伴归来语笑喧,
尽携筒罩醉云根。
自从城里鱼增税,
船在江村不入门。

白话文翻译:

渔夫的伴侣归来时,谈笑声喧闹不已,
大家都带着渔筒,醉意满满,似乎还沾着云的根。
自从城里开始对鱼增税之后,
渔船在江边的村子里再也无法靠近了。

注释:

  • 渔伴:指的是和渔夫一起工作的伙伴或朋友。
  • 筒罩:指的是装鱼的筒状网具。
  • 醉云根:形容醉酒的状态,似乎与云雾相连,带有一种飘渺的感觉。
  • 增税:指的是政府对渔获征收的税收增加。
  • 江村:指靠近江河的村庄。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的典故较少,但“鱼增税”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政策对渔民生活的影响,隐含了对政策的不满与反思。诗中通过渔夫的闲聊和醉意,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却被经济政策所压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龏,字德邻,号怀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是一位擅长写田园诗和渔舟诗的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渔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变动时期,渔民因政策变化而生活困扰,诗人通过描写渔民的欢乐与无奈,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歌鉴赏:

《渔父引》是一首生动的田园诗,描绘了渔民生活的乐趣与困境。开篇以“渔伴归来语笑喧”展现了渔民们归来的欢乐场景,热闹的谈笑声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紧接着“尽携筒罩醉云根”,将醉酒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了他们在劳动后的放松与快意。

然而,诗的后两句“自从城里鱼增税,船在江村不入门”则转向了社会现实的严酷,渔民因增税而无法生存,生动地描绘出生活的无奈与困扰。诗人用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渔民生活的双重性:一方面是日常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是政策带来的压迫感。

整首诗通过轻快的语调和生动的意象,反映了李龏对渔民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关怀,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显示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渔伴归来语笑喧:描绘了渔民归来时欢快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友谊与生活的乐趣。
  2. 尽携筒罩醉云根:渔民满载而归,醉意朦胧,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渔民的闲适生活。
  3. 自从城里鱼增税:引入社会问题,指出政策对渔民生活的影响,暗示出对现状的不满。
  4. 船在江村不入门:展现了渔民因政策限制而无法正常生活的困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乐与困的对比,突出渔民生活的双重性。
  • 拟人:用“醉云根”描绘醉意,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意象:运用“筒罩”、“江村”等意象,强化渔民的生活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李龏对渔民生活的深切关注,表现了社会政策对底层民众的影响。诗人在欢快与无奈之间,展现了渔民的困境与希望,表达了对人性与生活的关怀。

意象分析:

  • 渔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 筒罩:代表着渔民的劳动成果与勤劳。
  • 醉云根: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喜悦。
  • 增税:象征着现实生活的压力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增税”指的是什么? A. 渔民的收入增加
    B. 对渔获征收的税
    C. 渔民的支出减少
    D. 渔民的生活改善

  2.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和满足
    B. 失落和无奈
    C. 希望和向往
    D. 忧虑和期待

  3. “醉云根”中的“云”意象表现了什么? A. 轻松与愉悦
    B. 现实的压迫
    C. 自然的美好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李龏的《渔父引》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突显民生的困境、后者则侧重于隐逸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李龏的生平与创作研究论文

相关查询

寄王鍊师时中 坡邻翁寿为姚侍御父作 送谢先生归紫霄峰 野人家 题沈厚韶学长山水册页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 灵山道中即景 荆园秋感寄怀兵中诸友 其四 忆先文烈兄增城侯 其二 闻边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俐齿伶牙 附开头的成语 简出 穴宝盖的字 痰宫劈历 睿智 豫藉 甘言蜜语 歹字旁的字 舍短录长 比字旁的字 一字不识 不可抗拒 韭字旁的字 鼽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