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岩石刻》

时间: 2025-05-02 13:08:45

诗句

清献濂溪二老仙,风流俯仰一时贤。

摩挲石刻追前躅,坡叟遗文媿续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45

原文展示:

清献濂溪二老仙,
风流俯仰一时贤。
摩挲石刻追前躅,
坡叟遗文媿续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两位被尊崇的老仙人——濂溪(即周敦颐)和另一位老者,他们的风范在当时的贤人中依然令人仰望。诗人轻轻抚摸着石刻,追寻着前人的足迹,感叹坡叟(苏轼)留下的文辞,难以继续刻写。

注释:

  • 清献:指清白的献身,形容高洁的情操。
  • 濂溪:周敦颐的号,意指他在道德和学问上的崇高。
  • 二老仙:指两位老者,借指周敦颐及其同道者。
  • 风流:风采和气度,形容他们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 俯仰:低头与抬头,形容人们对他们的尊敬与仰慕。
  • 摩挲:轻轻抚摸,指对石刻的细致观察和感慨。
  • 石刻:刻在石头上的文字,通常指古人的遗迹。
  • 前躅:前人的足迹。
  • 坡叟:指苏轼,字子瞻,号和仲,称为坡叟,意为“坡上的老人”。
  • 遗文:留下的文辞。
  • 媿:羞愧,感到惭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榘,字仲明,生于宋代,曾任官职,文才出众,擅长诗词。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人的敬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理想与道德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前贤的追忆和敬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身才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玉岩石刻》是一首凝练而富有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提到“清献濂溪二老仙”,不仅指代了周敦颐和另一位贤者,也呼应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随后“风流俯仰一时贤”一句,通过对比,突显了这两位老者的卓越地位,诗人仿佛在赞叹他们的风范依旧影响着后世。

在“摩挲石刻追前躅”一句中,诗人通过细致的动作描绘,表现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石刻象征着文化的传承,而“前躅”则暗示着对先贤足迹的追随与敬仰。最后一句的“坡叟遗文媿续镌”,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轼作品的敬仰与惭愧。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情感上则体现了敬仰、思考与自省的复杂情绪,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古代贤人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献濂溪二老仙:开篇便引入两位高洁的老者,展现其崇高的道德情操。
  2. 风流俯仰一时贤:强调他们的风采在当时的贤人中仍然令人仰望,彰显其影响力。
  3. 摩挲石刻追前躅:描绘了诗人对石刻的细致观察,表现对历史的追寻与敬仰。
  4. 坡叟遗文媿续镌:诗人对于继承前贤的文辞感到惭愧,展现出自谦之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献”与“风流”,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石刻象征着文化传承,表现出对历史的重视。
  • 比喻:用“二老仙”来比喻高洁的人格,表达对贤者的敬佩。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与对自身才华的自省,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岩: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暗示文化的珍贵。
  • 石刻:代表历史的痕迹,承载着前人的智慧与思想。
  • 二老仙:传递了对道德与智慧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老仙”指的是哪两位人物? A. 苏轼与李白
    B. 周敦颐与另一位贤者
    C. 陶渊明与王维

  2. “摩挲石刻”的含义是? A. 摸索石头
    B. 抚摸石刻,追寻历史
    C. 刻画新字

  3. 诗人对坡叟的态度是? A. 羡慕
    B. 轻视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周敦颐的《爱莲说》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赤壁赋》相比,胡榘的《玉岩石刻》更强调对历史的追寻与对先贤的崇敬。苏轼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丽,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鹧鸪 其三 山鹧鸪 其一 江南曲 其七 江南曲 其六 江南曲 其三 长门怨 前溪曲 采莲歌 其五 采莲歌 其二 采莲歌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耻 打旋磨子 千秋万世 攴字旁的字 包含诛的词语有哪些 刻鹄不成尚类鹜 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扇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柔魂 良执 肃奉 献计献策 卤字旁的字 自治州 断鳌立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