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4:54:06

诗句

官程催岁暮,百尺可停牵。

烟浦高低树,晚江来去船。

青山过越少,沧海带吴偏。

所遇无亲旧,怀人兴眇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06

原文展示: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其二 方孝孺 〔明代〕

官程催岁暮,百尺可停牵。 烟浦高低树,晚江来去船。 青山过越少,沧海带吴偏。 所遇无亲旧,怀人兴眇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岁末的催促下,官程匆匆,百尺竿头可以暂停牵扯。烟雾缭绕的河岸上,树木高低错落,傍晚的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青山越过的地方少了,而沧海却带着吴地的偏远。在路上遇到的没有亲旧,怀念的人心情变得遥远而模糊。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程:指官员的行程。
  • 岁暮:年末。
  • 百尺:比喻行程的远。
  • 烟浦:烟雾缭绕的河岸。
  • 晚江:傍晚的江面。
  • 过越:越过。
  • 沧海:大海。
  • 吴偏:吴地的偏远。
  • 兴眇然:心情变得遥远而模糊。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号潜溪,浙江绍兴人。他是明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古文。此诗作于应召赴京途中,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方孝孺在明代初年被召入京,此诗作于赴京途中,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亲旧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旅途孤独的感受。诗中“烟浦高低树,晚江来去船”一句,以景写情,通过傍晚江面上船只的来来往往,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安。而“所遇无亲旧,怀人兴眇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亲旧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旅途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程催岁暮,百尺可停牵。——在岁末的催促下,官程匆匆,百尺竿头可以暂停牵扯。
  2. 烟浦高低树,晚江来去船。——烟雾缭绕的河岸上,树木高低错落,傍晚的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
  3. 青山过越少,沧海带吴偏。——青山越过的地方少了,而沧海却带着吴地的偏远。
  4. 所遇无亲旧,怀人兴眇然。——在路上遇到的没有亲旧,怀念的人心情变得遥远而模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烟浦高低树,晚江来去船”中的“高低”与“来去”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百尺可停牵”中的“百尺”比喻行程的远,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亲旧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浦:烟雾缭绕的河岸,营造出一种朦胧、孤寂的氛围。
  • 晚江:傍晚的江面,船只来来往往,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安。
  • 青山:象征着家乡和亲旧,越过的地方少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沧海:大海,带着吴地的偏远,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浦高低树”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色? A. 清晨 B. 傍晚 C. 夜晚
  2. “所遇无亲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3. “百尺可停牵”中的“百尺”比喻什么? A. 行程的远 B. 时间的流逝 C. 心情的沉重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旅夜书怀》:同样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送别》: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方孝孺的《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其二》与杜甫的《旅夜书怀》都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但方诗更多地通过景色的描绘来抒发情感,而杜诗则更多地通过内心的独白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选》:收录了方孝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诗十九首》:收录了多首表达旅途孤独和思乡之情的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 次韵娑罗花 发阆州 其二 食菜 至节前一日游汪茫田 用韵答游司直见寄 送秦祠监还蜀二首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贵妃阁 山乡 江头寄致远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绥视 里字旁的字 克能 穴宝盖的字 得意不宜再往 包含祯的词语有哪些 异位 赞许 踏破铁鞋 续借 牛字旁的字 深得人心 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接不上茬 跌脚捶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