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3:49
玉蝴蝶 丁巳中秋前夜,隔院箫管,清宛撩人,展读静庵邮示此调,转增惘怅,即以同部韵赋答
按拍传笺人远,素蟾何意,分照愁乡。一镜秋生,应感鬓发先凉。扇初藏衣单仗酒,风乍歇帘薄吹香。隔红墙。怨歌尘麝,飘落文梁。休量。恨同海水,清辉来夜,谁共孤光。擪笛无心,且催闲梦覆馀觞。负芳节难酬剩句,渺海天空引回肠。念欢场。团圆都误,休问重阳。
这首诗写的是在中秋前夜,传递思念和忧愁的情感。诗人想念远方的人,明月又何必照耀愁苦的故乡?这明亮的月光似乎映照着诗人的白发,令人感到凉意。酒杯在手,扇子轻挥,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香气。透过红墙,听见尘世中的怨歌,似乎在诉说着离愁别恨。夜色渐浓,清辉洒落,诗人独自面对孤寂的光芒,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手握笛子,却无心演奏,只想在梦中陶醉。美好的节日难以相聚,心中无尽的思念如辽阔的海洋,让人愁肠百结。团圆的愿望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何必再提重阳的到来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庸斋,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擅长表达离愁别恨的主题。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丁巳年中秋前夜,传递出浓厚的思乡情感与节日的孤寂。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人对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这首《玉蝴蝶》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描绘了中秋节前夜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月亮的照耀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内心情感的映射。诗人用“素蟾”来象征明月,暗示着对故乡的惆怅和对亲人的思念。清风拂过,带来香气,似乎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在描写孤独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团圆都误,休问重阳。”这句直白而又深情的话语,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与不可实现的愿望之间的强烈对比。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常常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中秋节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素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负芳节难酬剩句”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