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别友》

时间: 2025-05-07 06:11:47

诗句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47

原文展示:

贺新郎·别友
作者: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白话文翻译:

挥手告别从此离去,面对面相对更加令人凄然,彼此倾诉着苦情。眼角眉梢皆如恨意,热泪欲滴却又止住。明白上次书信中的误解,眼前滚滚云雾,算是人间知己只有我和你。人若有病,天知不知道?今朝霜重东门的道路,照亮横塘半天的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一声,肠断心伤,从此天涯孤旅。凭什么割断愁丝恨缕,如同昆仑崩坏绝壁,恰似台风扫荡整个宇宙。重逢如比翼鸟,和云翥飞翔。

注释:

  • 挥手:告别的动作。
  • 凄然: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 苦情重诉:反复诉说心中的苦情。
  • 知误会:明白之前的误解。
  • 滔滔云共雾:形容眼前的云雾弥漫。
  • 东门路:指离别的道路。
  • 汽笛:火车或船的鸣笛声,象征离别的悲伤。
  • 昆仑:传说中的高山,象征坚固和崩溃的对比。
  • 比翼:比翼鸟,传说中形影不离的鸟儿,象征情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常常渗透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毛泽东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伤感。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在革命斗争和个人情感之间的纠葛。

诗歌鉴赏:

《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在离别时所作,情感深沉而真挚。全诗以挥手告别为引子,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对旧友的思念。诗的开头便以挥手的动作引入,情感瞬间被点燃。接着,诗人将眼角眉梢的细微变化与心中的恨意结合,展示了深层的情感纠葛。这里的“恨”不仅是对离别的恨,也是对误解和不舍的愤懑。

“今朝霜重东门路”一句,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沉重,霜的寒冷与月的残缺呼应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汽笛声响起,仿佛是人生旅途的分岔点,象征着从此各奔东西,心中更是感到肠断。

后半部分中,诗人用昆仑和台风的比喻,描绘了自己内心情感的激荡与崩溃,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刻的复杂感受,既有深情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挥手从兹去:表达离别的决心。
  • 更那堪凄然相向:面对面相对,令人更加悲伤。
  • 苦情重诉:苦涩的情感不断地倾诉。
  • 眼角眉梢都似恨:细微的表情流露出内心的怨恨。
  • 热泪欲零还住:泪水欲滴却又止住,情感的压抑。
  • 知误会前番书语:理解到之前的误解。
  • 过眼滔滔云共雾:眼前的云雾如同内心的迷茫。
  •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即使误解,仍旧珍惜知己之情。
  • 人有病,天知否?:人若有病,天地又知多少。
  • 今朝霜重东门路:霜重的早晨,离别的道路显得更加孤寂。
  • 汽笛一声肠已断:汽笛声响,心如刀割。
  • 从此天涯孤旅:此后各自远行,孤独一生。
  • 凭割断愁丝恨缕:想要割断愁苦与恨意。
  • 要似昆仑崩绝壁:如同昆仑山崩塌,极端痛苦。
  •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像台风扫荡一切,无情而猛烈。
  • 重比翼,和云翥:重逢之时如同相伴飞翔的鸟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昆仑崩溃,增加了情感的张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汽笛一声”引发心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的情感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眷恋与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挥手:告别的象征。
  • 霜重:寒冷与孤独的象征。
  • 汽笛:离别与痛苦的象征。
  • 昆仑:坚固与崩溃的对比。
  • 比翼鸟:象征相伴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汽笛”象征着什么?

    • A. 喜悦
    • B. 离别
    • C. 旅行
    • D. 归乡
  2. “今朝霜重东门路”中的“霜”主要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知己”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家人
    • C. 情人
    • D. 同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 李叔同
  • 《别董大》 - 高适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采用了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
  • 《别董大》:通过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毛泽东诗词选》
  • 相关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

相关查询

秋夕书事 书愤五首·其一 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 书怀 冬夜不寐 残春 醉中作 明日观孤寂诗不觉大笑作长句自解 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春近山中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合化 拾带重还 独胆英雄 畜鋭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豸字旁的字 霜根 包含驾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有心没想 单根独苗 游仕 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近乡情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