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47
贺新郎·别友
作者: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挥手告别从此离去,面对面相对更加令人凄然,彼此倾诉着苦情。眼角眉梢皆如恨意,热泪欲滴却又止住。明白上次书信中的误解,眼前滚滚云雾,算是人间知己只有我和你。人若有病,天知不知道?今朝霜重东门的道路,照亮横塘半天的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一声,肠断心伤,从此天涯孤旅。凭什么割断愁丝恨缕,如同昆仑崩坏绝壁,恰似台风扫荡整个宇宙。重逢如比翼鸟,和云翥飞翔。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常常渗透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毛泽东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伤感。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在革命斗争和个人情感之间的纠葛。
《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在离别时所作,情感深沉而真挚。全诗以挥手告别为引子,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对旧友的思念。诗的开头便以挥手的动作引入,情感瞬间被点燃。接着,诗人将眼角眉梢的细微变化与心中的恨意结合,展示了深层的情感纠葛。这里的“恨”不仅是对离别的恨,也是对误解和不舍的愤懑。
“今朝霜重东门路”一句,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沉重,霜的寒冷与月的残缺呼应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汽笛声响起,仿佛是人生旅途的分岔点,象征着从此各奔东西,心中更是感到肠断。
后半部分中,诗人用昆仑和台风的比喻,描绘了自己内心情感的激荡与崩溃,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刻的复杂感受,既有深情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的情感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眷恋与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汽笛”象征着什么?
“今朝霜重东门路”中的“霜”主要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知己”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