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7:24
贺新郎·春情
作者: 李玉 〔宋代〕
篆缕销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
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
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
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诗人用“篆缕销金鼎”开篇,营造出一种奢华而又轻盈的氛围,接着描绘了醉意朦胧的午后,庭院宁静无声。芳草与杨花点缀路径,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与无奈。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渐渐从梦中醒来,却又感到无聊,药酒无法解愁,心情烦闷。往昔的江南回忆不再,四处游荡却难以寻觅心中所望。月光下独倚栏杆,归期未定,心中再次增添了恐惧。最后,诗人感慨骑马的爱人未归,烛光暗淡,孤独地伫立在梧桐的影子里,渴望有个伴侣,与自己共赏美好。
作者介绍:李玉,宋代词人,词风婉约,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与美好的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多反映出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春日,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贺新郎·春情》是李玉的一首经典词作,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的“篆缕销金鼎”,以奢华的意象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逐渐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那宁静的午后,诗人醉意朦胧,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词中的意象交织,如“芳草王孙”与“杨花糁径”,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心中无奈的感慨。随着“渐玉枕腾腾春醒”的出现,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期待的快乐,反而是“镇无聊殢酒厌厌病”的无奈与烦闷,体现了对生活的失落感。
整首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月满西楼的意象,暗示了孤独的等待与希望的渺茫。最后“谁伴我,对鸾镜”,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呼唤,展现出诗人渴望伴侣的孤独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鬓乱,未忺整”主要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谁伴我,对鸾镜”中的“鸾镜”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理想中的伴侣
c) 现实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的美好,而李玉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