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西湖》

时间: 2025-05-06 02:36:15

诗句

一勺西湖水。

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

更不复、新亭堕泪。

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

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

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便都道、江神堪恃。

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

天下事,可知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15

原文展示

贺新郎·西湖
文及翁 〔宋代〕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一勺西湖的水,渡过江来,经历了百年的歌舞和酣醉。回首往事,洛阳的花和石头都已消失,烟雾缭绕,像离别的黍离之地。再也无法在新亭中流下眼泪。欢庆的女子们在画舫上摇曳,问中流击桨的人是谁?千古的仇恨,何时可以洗去?我余生自负志向澄明。还有谁是在磻溪未曾相遇、傅岩还未崛起的情况下?国事如今依靠谁?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大家都说江神值得依赖。借问孤山的林处士,他却只是转身笑着指着梅花的花蕊。天下的事情,真是可知啊!

注释

  • 一勺西湖水:比喻西湖的美景和文化,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渡江来:表示从江对岸来到西湖,象征经历和迁移。
  • 百年歌舞,百年酣醉:暗指长久的欢愉与享乐。
  • 洛阳花石尽:洛阳曾是繁华之地,现在已不复存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新亭堕泪:指的是旧时的伤感与失落。
  • 簇乐红妆:形容欢庆的女子们盛装打扮,活泼可爱。
  • 千古恨:历史上积累的仇恨与遗憾。
  • 澄清志:追求清澈明亮的理想与志向。
  • 国事:指国家的事情,忧国忧民的情感。
  • 衣带一江而已:借指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
  • 江神:指江河的神灵,象征依靠自然力量。
  • 孤山林处士:指隐居于孤山的士人,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及翁,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西湖畔,表达了词人在游览西湖时的感悟与思考,寄托了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思索。

诗歌鉴赏

《贺新郎·西湖》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词作,开篇以“一勺西湖水”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词中穿插着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织。尤其是“千古恨,几时洗”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历史所带来的伤痛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词人用“衣带一江而已”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无力感,反映出对社会的忧虑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提到的“孤山林处士”则展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在暗示人们应当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生命、历史、自然和个人理想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失落与遗憾的感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勺西湖水:引入西湖的美景,象征着清新与灵动。
  • 渡江来:暗示经历与迁徙,追忆往昔。
  • 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反映长久的欢乐与享乐,亦有时光流逝之感。
  • 回首洛阳花石尽: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极具历史感。
  • 更不复新亭堕泪:伤感的回忆,感喟旧情。
  • 簇乐红妆摇画舫:描绘欢庆女子的生动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 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引发对身份与命运的思考。
  • 千古恨,几时洗:历史的痛苦与遗憾,情感深邃。
  • 余生自负澄清志:表达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 国事如今谁倚仗:忧国忧民的情感,感叹无奈。
  • 便都道江神堪恃:对自然力量的寄托与依赖。
  • 借问孤山林处士:隐士的智慧与超脱,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思。
  • 天下事,可知矣:以一种哲理性的总结,展现对世事的透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西湖水”比喻美好与灵动。
  • 对仗:如“千古恨,几时洗”,工整而有力。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抒发对往事的追忆,表达对历史、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美丽与文化。
  • 江水:象征流动与时间,表现无常。
  • 梅花蕊:象征纯洁与高洁,反映隐士的超然。
  • 乐红妆:象征生活的欢愉与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什么?

    • A. 田园风光
    • B. 美丽与文化
    • C. 战争与痛苦
      答案:B. 美丽与文化
  2. “千古恨,几时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爱情的追忆
    • B. 对历史伤痛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对历史伤痛的感慨
  3. 诗人最后提到“梅花蕊”,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繁华的向往
    •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文及翁的《贺新郎·西湖》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而《水调歌头》则更倾向于对个人情怀与理想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的魅力:宋代词人与诗歌》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采桑子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丙申泊东流县 戏赠张叔甫 上冢 残句:琳瑯触目路人惊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 读晋史 离亭燕/离亭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冲御侮 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墉 舞枪弄棒 开耳 鸟字旁的字 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平缓 鬼字旁的字 乘肥衣轻 香字旁的字 结缨伏剑 狮威胜龙 攴字旁的字 出语成章 朱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