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为僧如赋深居》

时间: 2025-07-28 08:01:56

诗句

禅居自合入山林,寰贵之中岂是深。

须信道人清似水,佳城如住海波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8:01:56

原文展示

为僧如赋深居
作者:陈郁〔宋代〕

禅居自合入山林,
寰贵之中岂是深。
须信道人清似水,
佳城如住海波心。


白话文翻译

在山林中禅居,似乎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然。身处世俗的繁华之中,哪里会真正感到深邃呢?要相信那真正的修道之人,就像清水一般纯净;而美好的城市,如同栖息在海浪心中的宁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禅居:指以禅宗修行为目的的居所。
  • 寰贵:意指世间的繁华与珍贵。
  • 信道人:信仰道德、修身养性的人。
  • 佳城:美好的城市。
  • 海波心:比喻内心的宁静,像海面波澜不惊。

典故解析:

“清似水”可能引申自古代诗人对清水的赞美,象征性地表现出人的品德与内心的清澈。海波心则引申自《庄子》,用以形容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常以禅意为主题,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陈郁隐居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强调了内心修为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陈郁的《为僧如赋深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山林与城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为的追求。开篇的“禅居自合入山林”,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强调与自然的和谐。接着“寰贵之中岂是深”,引导读者思考,在繁华的世界中,真正的深邃在何处?诗人借助“须信道人清似水”的比喻,指出真正的修道之人应当如清水般明澈,内心无杂念,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最后一句“佳城如住海波心”,更是将内心的宁静与外部环境的繁华对比,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而是源于内心的修炼与对世俗的超然。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内心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禅居自合入山林:在山林中隐居,似乎是与自然的自然融合。
  2. 寰贵之中岂是深:在世俗的繁华中,哪里才能找到真正的深邃。
  3. 须信道人清似水:要相信真正的修道之人,他们的内心清澈如水。
  4. 佳城如住海波心:美好的城市就像栖息在海浪心中一样,宁静又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人比喻为“清似水”,强调了内心的纯净。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如“山林”与“佳城”的对比,突显出两者的差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探讨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繁华的关系,强调修道者需要超越世俗的浮华,追求内心的真实与清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林:象征自然、宁静与修行的场所。
  • :代表清澈、纯净的品质,象征内心的修为。
  • 佳城:象征繁华与喧嚣,体现世俗的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信道人清似水”意指什么? A. 人的外表
    B. 内心的清澈
    C. 生活的繁华

  2.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探讨: A. 自然美
    B. 内心修为与世俗繁华的关系
    C. 人际关系

  3. “佳城如住海波心”中“海波心”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宁静
    C. 努力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二者都描绘了隐居的生活,但陈郁更强调内心的清净与修道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试镫夜微雪,和梦窗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连夜春寒 点绛唇 夜归车上闻歌作 点绛唇 点绛唇·帘卷荷香 点绛唇 其四 无题 点绛唇 闺怨 点绛唇 美人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装囊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两政 牙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转面无情 一岁九迁 公听并观 长命锁 几字旁的字 君子之过 凡结尾的成语 倦结尾的成语 绣闺 爱才怜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