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00: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59:49
偶同乡友校吟编,因得平安到浪颠。
心不干时清似水,发缘忧国白於棉。
半生景慕空千里,一纸寒温废二年。
何日支筇随此老,秋岩和菊荐冰泉。
我偶尔和乡中的朋友一起吟诵诗篇,因而平安地来到了这片浪颠(海边)。
心情不受干扰时,清澈如水;而因忧国之情,白发早于棉花。
半生的景仰仿佛空对千里,写下的寒温却浪费了两年。
何时能手持拐杖,随意游玩,秋天的山岩和菊花为我推荐清凉的泉水呢?
陈郁,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常表现对生活的哲思和对社会的关怀。
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磨砺之后,表达了对乡友的思念、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老年生活的向往。
《忆浪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内心的矛盾。开篇以平淡的日常场景引入,和乡友吟诗的画面生动而亲切,展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心不干时清似水”与“发缘忧国白於棉”的对比,表达了在忧虑国家时,内心的宁静被打破,反映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和深沉的忧虑。诗的中间部分“半生景慕空千里”则表明,尽管有着英雄志向,然而时光的流逝让这些理想变得虚无。“废二年”更是体现了时光的无情与个人努力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何日支筇随此老”的期盼结束,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忧虑与对未来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心不干时清似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宁静
C. 忧虑
“发缘忧国白於棉”中“白於棉”的意思是?
A. 比棉花还白
B. 比棉花柔软
C. 比棉花多
诗人盼望的老年生活是怎样的?
A. 忙碌
B. 悠闲
C. 孤独
答案: 1-B; 2-A; 3-B
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纠结,而陶渊明则通过田园诗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两位诗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