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0:04
东阿所诗
作者:杨维桢 〔元代〕
问君读书所,我所在东阿。
东阿何所有?水竹荫陂池。
莺羽飞隼雉,长颈鸣家鹅。
离离原上瓞,濯濯池中荷。
桃源在人世,岂必阳山阿。
今日有良会,同志式相过。
撷我园中蔬,具酒旨且多。
请君考吾磐,和我轩中歌。
问你现在读书在哪里,我在东阿。
东阿有什么呢?有水竹荫蔽的小池。
黄莺飞舞,隼鸟和雉鸡鸣叫,
长颈的家鹅在叫唤。
原野上绿草如茵,池中盛开着荷花。
桃源的境界其实就在尘世,
何必非要去阳山之阿?
今天有个良辰美会,朋友们欢聚一堂。
采摘我园中的蔬菜,准备丰盛的酒宴。
请你来试试我的磐石,
和我一起在轩中高歌。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书法家,号白石,擅长诗词、散文,对元代的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选择在东阿的宁静环境中读书写诗,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
《东阿所诗》通过对东阿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以询问的方式引入,直接与朋友对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显示出亲切感。接下来的描述细腻而生动,水竹、莺羽、家鹅等意象描绘出东阿的宁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桃源在人世,岂必阳山阿”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理解:理想并不需要遥不可及的地方,身边的自然和友人的陪伴同样可以构成桃花源的美好。最后,诗人邀请朋友共聚,展现出对友情的重视,酒宴的描写更是增添了生活的温馨与欢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重视,体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杨维桢生活在哪个朝代?
“桃源在人世”中的“桃源”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家鹅”主要是用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维桢的作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入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杨维桢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寂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