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半云轩诗》

时间: 2025-04-30 11:55:01

诗句

我有山中屋,与云相伴之。

云去何所去?

云归何所归?

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一动与一静,阴阳互根依。

是为古心法,我儒不能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5:01

原文展示:

我有山中屋,与云相伴之。
云去何所去?云归何所归?
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
一动与一静,阴阳互根依。
是为古心法,我儒不能非。

白话文翻译:

我有一间山中的房子,与云朵为伴。
云朵去哪里?云朵又从哪里回来?
当云朵静止时,我的心也随之安定;
当云朵移动时,我的思想则随之飞扬。
动与静相互依存,阴阳相互根本。
这就是古人的心法,我作为儒者也不能否认。

注释:

  • 山中屋:指诗人隐居于山中,居所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活。
  • :象征变化、无常的事物,代表着诗人心境的波动。
  • 古心法:古人的心性法则,强调内心的安宁与外在变化的和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阴阳”,源自道家哲学,强调对立统一的关系。古代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隐居山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半云轩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诗人通过“云”的变化,生动展现了内心的波动与安宁。云朵的动静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成为了诗人心境的隐喻。在“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的对比中,诗人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领悟,强调了动静之间的相互依存。整个诗作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哲理,既包含了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古代哲学的思考。诗人在山中的独处,既是对外界喧嚣的逃避,更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通过对云的观察,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和宁静,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认同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有山中屋:直接引入诗人隐居的环境,设定了自然和隐逸的基调。
  2. 与云相伴之:强调了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
  3. 云去何所去?云归何所归?:提出了对生命变化的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探究。
  4. 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对比动与静的状态,展现内心的不同感受。
  5. 一动与一静,阴阳互根依:使用阴阳哲学,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统一。
  6. 是为古心法,我儒不能非:表明对古代智者思想的认同,体现了自我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云象征着心境,动静代表思想的变化。
  • 对仗:如“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云的象征表现出内心的波动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与无常,代表内心的波动。
  • 山中屋:隐居生活的象征,体现了宁静与自然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象征什么?

    • A. 不变
    • B. 变化与无常
    • C. 安静
    • D. 永恒
  2.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内心的波动?

    • A. 物质
    • B. 动与静的对比
    • C. 人际关系
    • D. 历史事件
  3. “阴阳互根依”强调了什么?

    • A. 事物的对立
    • B. 事物的相互依赖
    • C. 事物的孤立
    • D. 事物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半云轩诗》与《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了隐居生活,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哲思,后者则侧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倾杯(吴兴·般涉调) 江村即事 棘刺雕猴 智子疑邻 高阳台(芙蓉) 一翦梅(宿龙游朱氏楼) 贺新郎·秋晓 龟山寺鱼池 祝英台近 后溪次韵日熙堂主人 访客南山僧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羪帻 丨字旁的字 包含赫的词语有哪些 折冲御侮 两脚规 风流博浪 脱谬 隹字旁的字 包含袖的成语 冲天大将军 膝下犹虚 鼓字旁的字 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将无作有 新英 密云不雨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