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野亭》

时间: 2025-05-03 15:59:56

诗句

孟郊得野趣,野有真曜庐。

魏先得野趣,野有野堂居。

云间沈东氏,■草衣野夫。

东屯田可种,西壤水可渔。

门无索租吏,家有种树书。

野亭开草树,野具集朋徒。

试问朝市宅,传舍不须臾。

朝悬奉铁券,莫死已属镂。

始知野亭野,庙堂如不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59:56

原文展示

野亭
作者:杨维桢

孟郊得野趣,野有真曜庐。
魏先得野趣,野有野堂居。
云间沈东氏,草衣野夫。
东屯田可种,西壤水可渔。
门无索租吏,家有种树书。
野亭开草树,野具集朋徒。
试问朝市宅,传舍不须臾。
朝悬奉铁券,莫死已属镂。
始知野亭野,庙堂如不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诗中提到孟郊和魏先都是在乡野中找到乐趣,描述了他们的田园住所和生活方式。云间的沈东氏是个穿着草衣的农夫,东边的田地可以耕种,西边的水域可以捕鱼。这里的生活没有官吏来索取租税,家中则有种树的书籍,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野亭开满了草树,朋友们聚集在这里。试问那些朝市的官邸,频繁的客栈是否能比得上这种安逸的生活。清晨悬挂着的铁券,意味着对权力的臣服,但又有谁能真正逃脱其掌控呢?最终,作者感叹道,田园生活虽然简单,但却比庙堂的生活更加真实和有价值。

注释

  1. 孟郊:唐代诗人,以其田园诗闻名,代表作有《游子吟》。
  2. 魏先:指魏晋时期的隐士,强调田园隐居。
  3. 沈东氏:指沈氏家族的东边,可能是某位隐士,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草衣野夫:指穿着草衣的农夫,象征平民生活。
  5. 索租吏:指索取租税的官吏,象征官场生活的压迫。
  6. 朝市宅:象征官场和市井生活。
  7. 铁券:象征权利和承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元代诗人、书法家,号孤雁,晚号天池山人,浙江温州人。他以诗歌和书法闻名,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理想和对社会的看法。

创作背景

《野亭》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厌倦和批判,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野亭》是一首表现田园生活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鄙视。开篇提到孟郊和魏先,二者都以“野趣”为乐,揭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沈东氏的草衣野夫形象,强调了自然生活的简单和真实。田园风光中,不仅有可耕种的田地,还有可以捕鱼的水域,展现了富饶的生活环境。

而后,诗人进一步强调无官吏来索取的安宁生活,暗示了对繁杂官场的反感。诗中“野亭开草树,野具集朋徒”一句,更是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田园聚会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最后的反问句,诗人对比了野亭与庙堂,发出了对官场虚伪的质疑,提出了“始知野亭野,庙堂如不如”的思考,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坚定信仰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孟郊得野趣:孟郊在田野中找到乐趣,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吸引力。
  2. 野有真曜庐:诗人描绘了一座真诚的田园小屋,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3. 魏先得野趣:同样,魏先也在田野中找到乐趣,进一步强调这一主题。
  4. 野有野堂居:自然的环境中也有自然的居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5. 云间沈东氏:提到沈东氏,暗示隐士的理想生活。
  6. 草衣野夫:草衣农夫的形象,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7. 东屯田可种:东边的田地可耕种,表现出生活的自给自足。
  8. 西壤水可渔:西边的水域可捕鱼,描绘了丰饶的自然资源。
  9. 门无索租吏:没有官吏来索取税租,展现田园生活的自由。
  10. 家有种树书:家中有种树的书籍,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知识的追求。
  11. 野亭开草树:野亭周围开满草树,描写了自然的美景。
  12. 野具集朋徒:朋友们在这里聚集,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和谐。
  13. 试问朝市宅:质疑朝市的生活,与田园相比有何优越。
  14. 传舍不须臾:客栈的生活是短暂的,强调田园生活的持久和深厚。
  15. 朝悬奉铁券:早晨依然要依靠权力生存,表现对官场的无奈。
  16. 莫死已属镂:暗示对权力的屈服,强调官场的压迫感。
  17. 始知野亭野:最终领悟到田园的真实与自由。
  18. 庙堂如不如:对比庙堂与田园,质疑权力的真正价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屯田可种,西壤水可渔”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田园生活与官场生活进行对比,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反问:通过反问增强了诗的情感和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揭示自然生活的真实与简单,质疑社会中权力与财富的价值,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亭:象征着自然、自由的生活空间。
  2. 草衣:代表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3. 田地与水域: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表现出自给自足的生活。
  4. 朋徒:象征友情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些意象共同塑造了诗中的田园理想,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A. 孟郊
    B. 魏先
    C. 沈东氏
    D. 杨维桢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门无索租吏”,意味着__

  3. 判断题:全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C
  2. 没有官吏来索取租税,象征生活的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归园田居》:陶渊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山中留客》:王维,描绘山野生活的恬淡。

诗词对比

《归园田居》与《野亭》:两首诗均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归园田居》更强调个人的归隐与自得,而《野亭》则对社会现象有更深刻的批判和思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抵触,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意二十韵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十七 水龙吟 其二 挽搏谏议三首 赠施道州二首 真州北山 小寺 端嘉杂诗二十首 有感二首 题赵子固诗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遇事不苟 齿字旁的字 损招儿 一心一计 瓜字旁的字 白庭 舟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包含概的成语 毅然决然 揎拳攘臂 所期 冰堂酒 爻字旁的字 意乱心慌 认贼为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