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2:59
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
两桨入菰蒲,凫鸥欻惊散。
疏林直炊烟,落日斜酒幔。
王事得淹留,公私各相半。
细雨汇聚成水流,洲岛和岸边的景色模糊不清。
两只桨划入菰蒲中,水鸟和鸥鸟纷纷惊起。
稀疏的林木间升起炊烟,落日映照着酒幔斜垂。
王事耽误了我留连的时光,公私之间各自都有一半的牵挂。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景,反映出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事务的无奈。诗中提到的“王事”,暗示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烦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远,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他以词作见长,尤其是“婉约”风格,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优雅的生活情景。周邦彦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诗人周邦彦在游览湖泊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王事的无奈。诗中展现了自然的优美与人世间繁杂的对比,反映了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细雨连绵的湖畔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水汇聚成流,湖泊与岸边景色的朦胧。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暗含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的中间部分“两桨入菰蒲,凫鸥欻惊散”,通过水鸟的惊起,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随后“疏林直炊烟,落日斜酒幔”,则将视角转向人类生活,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炊烟袅袅,酒幔斜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
最后两句“王事得淹留,公私各相半”,则暗示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自由与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人生的哲理,是周邦彦词风的重要体现。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世繁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事务的无奈,反映了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中的“霖潦”指的是什么?
“两桨入菰蒲”中“菰蒲”是指:
诗中提到的“王事”主要指: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周邦彦的这首诗及其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