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0:49
分山断碧,坠叶飘黄,三五清光射。万家鳞瓦。传书雁冉冉戾空不下。长谣变雅。拚掩户瑶卮独把。灰篆寒犹有余馨,染袂疑兰麝。前度珠灯照夜。记双波流盼,春意融冶。送钩题帕。微风过细响暗惊檐马。仙源近也。知几见露桃开谢。残梦回非雾非烟,刚晓乌啼罢。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美景,秋天的叶子纷纷落下,清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千家万户的屋顶鳞次栉比,传书的雁儿在空中飞舞却不愿降落。悠长的歌谣变得优雅,独自捧着美酒,似乎在掩盖心中的孤独。虽然寒冷,仍能嗅到些许香气,仿佛是兰花和麝香的芬芳。记得那晚珠灯照亮夜空,双波流动的目光中蕴含着春天的气息。手帕上留下钩子题字,微风轻拂,细微的声音惊动了檐下的马。仙境似乎近在咫尺,桃花的露珠开谢,不知多少次,梦回时分,既非雾霭也非烟雾,正好听到乌鸦啼叫的声音。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星隽,号匪石,因其诗风清新洒脱,常被后人称道。他生活在清代的中期,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
此诗大约作于秋冬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思考,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描绘的细腻景象和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闲适与思虑。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交融,将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诗的开头通过“分山断碧,坠叶飘黄”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山的青翠与叶子的黄落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诗人以“万家鳞瓦”描绘了人间的繁华,传书的雁在空中飞舞,似乎暗示着人世间的孤独与思念。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瑶卮”象征着高雅的生活,而“灰篆寒犹有余馨”则暗示着虽寒冷但仍能感受到内心的温暖和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内心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蕴含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
诗中提到的“坠叶飘黄”象征什么?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用来表达孤独?
“微风过细响暗惊檐马”中“惊”字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