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9:37
解语花
初弦宝月,半面窥帘,云隙蟾光射。
露华凝瓦。琼楼迥,冉冉素娥来下。
风酣韵雅。花雨散珠犀盈把。
环佩声,随步珑璁,满路霏冰麝。
犹记凤城此夜。尽青红儿女,空国游冶。
赠芳贻帕。街尘软,竞买兔神泥马。
心情倦也。人世换水流花谢。
秋士悲,持问春人,笑醉扶归罢。
在这初升的宝月下,月亮透过帘子半面映入,云缝间的蟾蜍的光芒闪烁。露珠凝聚在瓦上,琼楼高耸,慢慢地素娥(嫦娥)从天而降。微风中酣畅而雅致,花雨洒落,像珠子一样装满了手掌。
环佩的声响,随着步伐叮当作响,满街都是冰清的麝香。
我还记得凤城的这个夜晚,青红的儿女们尽情游玩,空余的国度里尽是游冶。
我赠送芳香的手帕,街道上尘土柔软,大家争相买兔神的泥马。
心中虽然疲倦,但人世间的水流花落又是如此自然。
秋天的士人悲伤,问春天的人,笑着扶着醉酒的人回去。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活跃于清初,作品多描绘月夜、花景,情感细腻。其诗风清新,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时值明初,社会动荡与变革使得人们对月亮的崇拜与思念更加浓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怀念。
《解语花》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光与花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诗中开头的“初弦宝月”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半面月光透过窗帘,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接着“云隙蟾光射”则通过蟾蜍的光辉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冷与幽静。
随着诗歌的发展,琼楼的高耸与素娥的降临,象征着美好与希望。风中传来的花雨与环佩声,传达出一种优雅与轻盈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
然而,随着最后几句的转折,诗人描绘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心情的倦怠,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奈的追忆。整首诗在美与哀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诗中“环佩声”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秋士悲”,这是对什么情感的反映?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推荐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都是关于月亮与思乡情的作品。
诗词对比:将周岸登的《解语花》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在意境、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上的异同。周岸登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辛弃疾则通过更为激昂的情感表达个人的豪情与壮志。